山西:把盐湖独特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传承下去

来源: 山西日报 时间: 2023-05-20 作者: 山西频道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传遍三晋大地】

牢记嘱托,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

把盐湖独特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传承下去

湖光山色,草木葳蕤,百鸟翱翔,初夏的盐湖迎来了她最美的时节。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盐湖,实地察看盐湖风貌。运城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欣喜、振奋:“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关心和要求,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信念。我们一定要把盐湖保护好、利用好,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

坚持“退盐还湖”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5月16日下午,晴空万里。清澈的盐湖水微微荡漾,漫过湖中座座长满芦苇的小岛,轻轻拍打着铺满椰丝毯的护堤。顺着平整的堤埝,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看,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

“您看到的这张图是盐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管控图。”运城市副市长刁海鹏在一字排开的两块展板前为习近平总书记作汇报。展板用一张张生态治理前后对比图片,从“盐湖概况”“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绿色发展”4个部分展示了近年来当地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退盐还湖”,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与成效。

运城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硫酸钠型盐湖,被誉为“国之大宝”,具有4600多年的开采史。新中国成立后,盐湖生产经营活动偏重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导致盐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2020年9月30日,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2021年,运城市启动实施《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并对盐湖堤埝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经过对原运硝路改造、堤埝平整加固、畦田清淤、江道疏浚,完成堤埝整治98千米、环湖绿道13.14千米、草皮护坡10万平方米;实施北坡绿化、岸带绿化、荒滩绿化等工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盐湖的自然风貌,厚植了盐湖的生态底色。

如今的盐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盐湖现在是诸多鸟类的栖息地和繁育地。”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主任孙冬青介绍说,目前,盐湖共记录鸟类大约205种,有反嘴鹬、火烈鸟、天鹅、大鸨等;主要有柽柳、芦苇、碱蓬草、蒿草、二色补血草、盐角草等特色植物资源30余种。

“习近平总书记来盐湖考察,对高质量推进运城盐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盐湖生态保护指明了方向。我们今后一定要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等方面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刁海鹏表示。

统筹保护利用 持续提升生态价值

千古中条一池雪。在盐湖3号滩前,迎着温润的南风,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了刁海鹏关于中条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情况的汇报:“随着近年持续加大中条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中条山现有1400余种植物、329种动物,华北豹、金雕等珍稀动物也重现踪迹。”

中条山是盐湖水资源和矿物质的重要补给来源,每年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可向盐湖动态补充约20万吨的盐类矿物质。可以说中条山就是盐湖的命脉所在。“退盐还湖”后,古老的盐湖得到休养生息。盛夏时节,湖水不断蒸发浓缩,由于盐畦阡陌纵横,每个盐畦中盐度、矿物质含量不同,加之杜氏盐藻在不同的盐度、光照、温度等环境下分别产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特性,迅速繁殖的杜氏盐藻和以藻类为食的卤虫把各个盐畦染成了深浅不一的调色盘,形成了七彩斑斓的盐湖景观。

“盐湖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结构,能够自然析出芒硝、粗镁等多种矿物质。”在陈列有硝板、河东大盐、黑泥、卤虫等实物的展台前,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听讲解,一边询问相关细节。

盐湖自古物产丰富。黑泥是运城盐湖的独特资源,含有38种矿物质元素、富含4%的黄腐酸,具有杀菌消炎、美白护肤的天然功效。盐湖中的天然优势物种卤虫又称丰年虫、丰年虾,能够滤食50微米以下的颗粒,具有净化水质、平衡盐湖生态链条的作用。同时,卤虫也是盐湖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还可用做幼鱼、幼虾、幼蟹的“开口饵料”。

“习近平总书记边走边看,嘱咐我们要统筹做好盐湖保护利用工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刁海鹏回忆道。

盐湖就是天然的实验室、大自然的信息库。从2021年开始,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先后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开展了盐湖环境科学钻探项目和微生物、大气气溶胶、古环境与古气候、七彩盐湖因素分析等多项科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孙冬青表示:“让盐湖更好地造福于人民,是我们当下的科研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们盐保人充满了干劲、动力十足。我们将做好盐湖生态环境科学实验室建设和成果转化,为保护盐湖、推动盐湖生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持续提升生态价值和功能,把盐湖变成绿色‘聚宝盆’。”

恢复生态功能 融入黄河生态大保护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组成部分,盐湖也被纳入黄河生态大保护大治理范围。随着黄河保护法的实施,盐湖的生态功能将进一步被加强。

盐湖3号滩观景平台前,清波荡漾的盐湖一览无余,滩涂、小岛和不停穿梭而过的小鸟,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水墨画面。

刁海鹏说:“总书记来盐湖考察,让我们对盐湖保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要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做好盐湖保护利用工作。”

“我们一定要把盐湖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我们继续深挖运城盐湖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更加务实有力、精准有效的措施恢复盐湖生态功能,让山水城更好地融合,让运城盐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湖。”孙冬青说。

七彩盐湖滋养千年文明,盐湖人民的生活圈和文化圈正在形成。从清晨迎着朝阳跑步的运动爱好者,到夜晚伴着南风舞动的健身舞者,盐湖的城市会客厅功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到盐湖休闲放松成了市民的一种享受。通过举办池盐文化旅游周、环湖自行车赛等活动,盐湖成为市民亲山亲水亲自然的好去处和外地游客心之向往的打卡地。今年春节和“五一”期间,有70多万名游客来盐湖观光游览,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山水相依、人境和谐的城市环境让遥远的“阜民之财”美好愿景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运城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尽最大努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退盐还湖”,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特写

七彩盐湖变身绿色客厅

徐徐南风,越过中条山脊,掠过七彩盐湖,在草木繁盛的堤埝边坡前化作层层雪花细浪,在通达笔直的跨湖大道边变成阵阵欢声笑语。

5月18日,90后小夫妻曹博、文梅晚饭后带着两岁半的儿子,来到运城盐湖观景平台散步。郭沫若题“盐池”二字的巨石前,进行网络直播的年轻人、悠闲散步的中年人、跳着广场舞的老年人,笑意写在脸上,满是惬意。

“从新闻报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盐湖考察,我们全家都很激动!平时我们都喜欢来这散散步、遛遛娃。”曹博笑着说。

今年是曹博、文梅从万荣县来到盐湖区定居的第三个年头。随着盐湖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和这对小夫妻一样,运城市民共同见证了千年盐池从昔日硝尘横行到而今“绿色客厅”的完美蜕变。

2020年9月30日开始,具有4600多年开采史的运城盐湖迎来了其漫长生命期的一次重要转型——盐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在保护范围内停止了一切生产活动,“退盐还湖”“还湖于民”。

今日的盐湖如按下了“刷新”键,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换装,不经意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每天早上,曹博都会沿着绿荫环绕的塑胶跑道跑上10公里,和他同行的慢跑队伍不断壮大。“塑胶跑道脚感太好了,加上湖光山色陪伴,在这里跑步会上瘾。”曹博说。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山水城融合的运城越来越宜居。盐湖观景平台、北坡观景台、鸭子池湿地等大大小小十余处依山傍湖的开阔地,成了市民休闲聚会的首选。盐湖俨然变成了一座充满绿意的城市“客厅”。

26岁的支迎庆是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的讲解员,讲好盐湖故事、传播好池盐文化是她的职责和使命。工作之余,她最喜欢到盐湖边会友、散步。“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发呆,心情就很舒畅。”她笑着说,“我常对外地来的游客说,欢迎来看运城的‘海’、看中国版的‘死海’。”

顺着支迎庆的目光望去,目及之处,山、水、城尽收眼底。色彩斑斓的盐湖经历了千年的沐风栉雨后华丽转身,变身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链接

河东大盐 滋养千年文明

《史记·货殖列传》曰:“盬盐,河东大盐。”盬指河东盐池,盬盐即河东大盐。

运城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硫酸钠型盐湖,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有一湖四滩七十二堰。运城,也因盐运而名。

6500万年前的一场地质运动,造就了影响华夏文明的一池雪白;4600余年的开采史和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积淀了运城盐池博远厚重的文明元素。漫步一个个滩堰,俯拾皆是池盐文化的足迹。

相传,上古时代,“天日映成”的盐池,曾是黄帝和蚩尤涿鹿大战的焦点。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皆在盐湖周边。舜帝抚琴以歌南风,盐变为了“解愠”“阜财”的珍宝。

秦汉之后,盬惠民生,以税富国。随着“垦畦浇晒”五步产盐法的日渐成熟,河东盐池成为朝廷税收和财政的支柱。倾听运城池盐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看到虞坂古道上一条条嵌进山体的车辙,和那一粒粒带有苦味的盬盐,随着远去的车轮,变成了各个朝代国库里的真金白银。尤其是唐代宗大历年间,河东盐池年税收约占全国盐利收入的1/4、全国财政收入的1/8,河东池盐也被称作国之大宝。封号赐爵、创盐务专学、建凤凰城、整修禁墙,河东盐业发展日渐蓬勃。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盐池重回人民的怀抱,拉开了多元化利用盐池资源的序幕,这里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硫化碱和无机盐生产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随着原盐开采业务的停止,盐池逐渐由矿区、工业区变为生态保护区。2020年,运城全面实施“退盐还湖”“还湖于民”,芒硝、硫化碱、硫酸钡、硫酸镁等无机盐也相继停止生产。至此,被开采了千年,也忙碌千年的盐池,得以休养,盐池也再现“湖”的本来面貌,得见万顷碧波,美丽新盐湖正用另一种方式反哺和馈赠着人们。(李宁波 陈芳芳 陈伟东)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