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制造强市蓄势突破

来源: 大众日报 时间: 2023-01-15 作者: 山东频道发稿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近年来,济宁市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大力发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节能环保“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把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作为头等大事、主攻方向,连续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2022年,济宁“制造强市”战略蓄势突破,全市“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7个集群、13家企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库。获评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53家,新增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全省首位。培育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32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新动能推动城市强劲转型

前不久,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宁德时代新能源1.1GW渔光互补大型基地项目、宁德时代济宁市首座重卡换电站项目、山东新能船舶技术有限公司及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同时开工启动。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自2017年开始,公司连续5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5.3%。

作为济宁近年来招引投资的最大产业项目,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已被纳入山东省加快推进“十四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这次宁德时代在济宁开工的项目属于首批项目,特别是布局在兖州区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是济宁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项目。这一项目建设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系统生产线,投资约140亿元。

“宁德时代项目行业影响力大、产业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投产后将进一步夯实济宁‘231’先进制造业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优质增量。”宁德时代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围绕首批项目落地建设,济宁专门成立了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指挥长,随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新能源巨头的落地折射出济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面对“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偏重、发展不可持续的负担,济宁把“制造强市”战略放在全市“九大战略”之首,发展“231”先进制造业集群,把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作为头等大事、主攻方向,形成1个办公室、7个产业专班、7个要素保障组的“1+7+7”工作架构,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过去的一年,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围绕企业攀登进阶和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延伸和集群膨胀,推动干部助企攀登走深走实,形成了“全社会聚力联动”大抓产业、大抓制造业的良好态势。1—11月,863家攀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97.23亿元,同比增长13.28%。攀登企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531.8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4.1%。益大新材料“油煤基共炭化针状焦”和“核石墨球”项目按期完工,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共炭化针状焦和核石墨球生产能力的企业。总投资105.6亿元的山能智慧制造园区项目,已按期完成项目一期建设。

延链成群壮大产业规模

新年伊始,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里一派繁忙景象,台台工业机器人收放自如地挥动着机械臂,将零散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柔性协作机器人本体。“机器人造机器人,效率、标准双提升。”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双介绍,全厂采取自动化设计,37分钟即可完成1台工业机器人本体装配,为国内首创。

作为2022年山东省重大项目,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项目由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拥有技术创新水平、行业应用规模和产业集群聚集优势“三个领先”。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xCore控制系统,支持工业和协作两条产品线,技术性能全球顶尖。项目二期将以服务智能制造为核心,定位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柔性协作机器人产业,打造集产业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以及机器人本体制造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项目建成达产后,产能由3000台套/年提升至5万台套/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珞石智能制造未来工厂项目刚刚在济宁市2022重点项目观摩中获得招商引资十佳项目第1名,将带动地方机器人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邹城市发改局副局长宋广禄介绍,在珞石(山东)这条产业链的背后,邹城市已经形成一个拥有17家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成为山东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产业延链成群,发展方能稳健。济宁将制造业排在拉动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位置,强力攻坚“制造强市”建设,更大力度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方阵形崛起。围绕提升“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济宁推行“群长+链长制”,“一链一策”提升19条关键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合一,将重点企业分产业组团,促进链上企业优势互补,通过延链强链补链做大产业优势。

2022年,济宁在聚力问题诉求解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项目快速建设、产业链条快速构建,对产业开展深度帮扶。同时梳理企业项目清单,一个项目一套方案、全过程跟踪服务、分类挂图作战。按照“九个一”工作机制,绘制29个产业链图谱,济宁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专班协同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已完成先进碳材料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和建设可行性报告评审;稀土研究院正在推进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兖州农机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邹城矿山装备智造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催动更强动力

节能20%!济宁节能技术上线海拔3000米轨道交通。前不久,连接云南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的丽江观光火车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试运行,列车牵引供电装置即双向变流型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由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丽江观光火车一期工程是全国首条全线配备双向变流装置的线路。双向变流装置可以将车辆在刹车过程中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再回送到电网中去,同时为机车提供牵引动力,实现能源回收。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双向变流装置是行业内的大胆尝试,完全取消了牵引整流机组,而被同时具备整流和逆变功能的双向变流装置替代。”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副总监王卫国告诉笔者。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若全线使双向变流装置可节省牵引电耗的10%—15%,每年至少可节电7.5亿千瓦时。

作为济宁市汶上县本土培养起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研制生产应用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的企业。公司不仅牵头起草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吸收逆变装置》,还获得山东省省长质量奖。2022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电力电子领域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

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大市向现代制造业强市转变,科技赋能下的动能转换是关键一步。济宁市明确提出“探索与大院大所深度合作新模式”“建立‘1+N’协同创新机制”“深化‘鸿雁’创新工程改革”等具体改革目标,以研发平台搭建、科技要素汇集、科技金融助力等形式,支持产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度科技创新。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挖潜“五张清单”,构建“种子高新技术企业—准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济宁市确定126项重点改革创新事项,为开展全领域工作拓展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通过绘制“企业研发需求图谱”和“全国技术成果分布图谱”两张图谱,搭建研发成果转化桥梁,推动上海交通大学等59家大院大所在济宁设立实体化运作的创新载体,梳理企业技术需求492项、发布推送高校院所技术成果1020项。863家攀登企业中,近九成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2022年,济宁市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全省第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全省第2,益大新材料成功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信局),华勤倍耐力全球研发中心建成投用,邹城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3年,济宁将强力突破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优化,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激发全产业链创新活力,厚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沃土。

干部脱产驻企当“保姆”

16个月来,山东孔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一线,经常有一个身着浅蓝色工装、手拿笔记本的忙碌身影——来自济宁市总工会的驻企干部刘宏彬,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千方百计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攀登进阶。

刘宏彬为企业精准匹配惠企政策,争取各类奖补资金300多万元,解决人才、环境评价、土地需求等多个难题。同时,指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在做强中成药主业基础上,拓展健康养生领域,多元发展。企业出现较大资金压力,他及时为企业申请2500万元贷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能力不强,他又促成企业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针对公司产品在当地使用率不高、销量不大问题,他指导企业开展“送药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献爱心·助力疫情防控”“中医中药服务百姓健康行”等主题活动,同时推动公司荆防颗粒、牛黄蛇胆川贝液、板兰根颗粒、牛黄解毒片4个产品纳入当地官方疫病防治方案,提升了公司产品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量。2022年1—11月,孔府制药克服多重考验影响,实现营业收入80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全年营业收入有望过亿元。

2021年8月,济宁构建梯次强企方阵,推进“企业攀登、技术改造、企业上市、要素保障、企业家培育”五大工程,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选派市县机关干部脱产到863家企业挂职服务,378个由市县级牵头领导、市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脱产驻企干部、主办银行负责人组成的“四人”助企攀登小组一对一帮扶,扶持企业攀登进阶。

“驻企干部提供精准服务,既帮企业解难题,又为企业送政策,打通了阻碍企业发展的卡点堵点。”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宁推出“干部助企攀登”活动,一方面,让企业家心无旁骛攻主业,做强做大做优产业,更重要的是,把干部打造成懂企业、通产业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服务长久发展、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2022年,济宁将“扩大范围、提质强企、攀登进阶”作为助企攀登重点,对攀登企业量身定制差异化、精准化扶持政策。全年滚动实施1000个工业技改项目,重点推进100个市级重点技改项目。济宁还建成“惠企通”服务平台,落实兑现中央、省惠企政策,出台市级稳增长政策43条、助企纾困措施26条。2022年,为攀登企业办理各类诉求3623项,协助引进各类人才2.19万人,新发放贷款326.26亿元。

2023年,济宁再次将制造强市建设列为强力突破的十项重点任务之首,并将进一步深化“干部助企攀登”活动,进一步提标准、加速度、聚合力,重点抓好强企方阵攀登、产业链延伸攀登、技改攀登、金融助力企业攀登“四大攀登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雁久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