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尔及利亚的磨砺与成长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22-11-30 作者: 肖智

吱⋯⋯,刹车的前倾感将我从睡梦中惊醒。耳边传来司机小克里菲的抱怨声,因为有车晃了他一下。一样的夜路,一样的车舱味,记不清有多少次,小克里菲载着我往返于阿尔及利亚的奥兰与吉尔的出差路上。这是一个30多岁,精神奕奕的阿尔及利亚小伙子。之所以称呼他小克里菲,是因为他父亲大克里菲也是我们的员工,驾驶项目上的大卡车。

    小克里菲的中国普通话非常标准,这不禁让我莞尔。“克里菲,你在中国二十二冶工作有十年了吧?”“嗯,马上就十年了,但是我爸爸已经是十多年的老员工了。”小克里菲带着有点自豪的感觉说道。“在中国二十二冶工作还满意吧?”我继续问。“当然了,很稳定。感谢真主,感谢企业,这是很难得的工作机会。”小克里菲憨厚地笑道。我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吧,企业越好,我们的生活就越好。在这我们都是一家人,将来小小克里菲出生成长,我们也可以一起工作。”“哈哈,没有问题,那太好了。”

    看着他,我脑中掠过其他几位当地员工,都有将近十年的工作时间了。结构工程师默罕默德,我们都叫他老默,还有混凝土技术员布拉黑姆。刚认识他们的时候,都是无房无车,家庭贫困。经过十年的磨砺与勤奋工作,现如今都是有房有车一族,两三个孩子承欢膝下。当地员工是推动境外项目平稳、有序运作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就是企业履行当地社会责任、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佳诠释。

    作为我们这些多年奋战在境外一线的员工,见证了阿尔及利亚不断发展的过程。记得刚刚踏上这片土地,参建奥兰四万人体育场工程,眼前只有诺大的黄土地上立着一个搅拌站,其它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唯一的休闲是绕着那片黄土地跑步,边跑边思考人生。工作之初,对境外工程管理并不十分熟悉,如何与业主和监理沟通、如何转换思维提升管理、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在总结教训和经验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当地文化和管理模式。经过反复锤炼,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业主的认可。同时当地员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很多当地高级管理人员纷纷加入建设团队,并以能够成为二十二冶建设者中的一员而骄傲。

    在阿尔及利亚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与当地员工坦诚相待,比肩前行,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彰显“·干·家”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力量,积极搭建中阿友谊的桥梁,促进两国文化逐步融合,推动北非区域市场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