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青年 新力量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11-29 作者: 杭商传媒 吴慧中 通讯员 白力民 /文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1.jpg

时值中国动画百年之际,11月26日,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在中国动漫博物馆举行。本届论坛系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重点活动“2022第二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环节之一,以“新时代·新青年·新力量”为主题,旨在回溯中国动漫发展历程、剖析当下发展状况、扶持青年人才成长、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开创更加辉煌的中国动漫“新百年”。

本届论坛由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杭商传媒承办。论坛设置了中国动画百年征程、中国动漫产业与人才培养、中国动漫创作研究等3个分论坛,来自浙江大学、韩国庆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动漫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的60多位国内外学界、业界专家和青年学者参会,从内容创作、价值传播、技术革新、人才培育、产业链打造、历史溯源等不同角度立体式深入剖析中国动漫发展状况,纵论未来发展方向。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系主任、副教授林玮,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保传主持论坛并进行学术评议。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长胡蔚萍在开幕式上作了《记录历史,启迪未来:中国动漫博物馆的功能特色与使命愿景》主题发言。胡蔚萍介绍了中国动漫博物馆基本情况、亮点特色与使命愿景。她表示,中国动漫博物馆作为国内首座以动漫为主题的“国字号”博物馆,紧扣展览展示、体验互动、教育实践、收藏学术、文化旅游五大功能,着力搭建人才培养平台、IP征藏平台、活动展示平台、宣传科普平台、学术研究平台、行业共享平台六大平台,打造动漫发展成就的展示窗口、动漫文化生活的体验中心、动漫未来发展的探索基地,推动中国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她希望青年动漫研究者通过圆桌论坛携起手来,聚焦研究真问题,出更多新成果,共建共享动漫学术良好生态。

企业家日报社副社长、杭商传媒董事长马晓才表示,承办“2022第二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以来,看到了众多优秀的青年动漫家,深深感受到中国动漫产业的年轻态、活力范与时尚感。他认为,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青年动漫人才是产业繁荣发展的坚实力量,希望动漫青年圆桌论坛能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新思路、新见解。

青年动漫研究者们分享了在动漫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纷纷表示,站在中国动漫第二个百年新起点上,动漫学术研究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将通过中国动漫博物馆学术平台,紧贴时代所问、产业所需、未来所向,携手探索民族动漫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以下为青年动漫研究者在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的精彩分享。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2.jpg

郭斯特作品:今天的她也是如此可爱

 

中国动画百年征程主题分论坛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助理,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玮认为,百年来中国动画在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中不断探索前行,坚持用动画反映时代,尤其是时代的精神。动漫学者专家的诸多前沿思考和新颖表达,为中国动画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

江西服装学院传媒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小雪与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曲朋表示,中国早期动画耕耘者们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制作拍摄动画片40余部,这一阶段诞生了多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世力作。中国动画自诞生起就与时代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肩负着娱乐大众、宣传抗战、寓教于乐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功能。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曲朋从动画的类型、美术风格、制作技术、功能方面入手,描绘民国时期中国动画的整体样态。她表示,中国动画在早期华语电影文化建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政治话语体系以及宣教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副教授杨杰认为,民国时期的动画电影为新中国“美术片”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文化、取材惯性、审美特征与创作团队。“美术片”继承了民国时期留下的宝贵遗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董荪表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美术片”在国际上话语权渐趋衰落,外来“动画”逐渐取代本土“美术片”。他阐述了这一视角下美术片话语生成及其嬗变,以能够为当下探究中国动画学派本土话语的重构与跨越提供路径参照。

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星儒以《大闹天宫》《文成公主》《宝莲灯》3部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动画电影为例,对中国的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进行分析,并追踪动画电影艺术美学风格背后的文化根基,以期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发展思路。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3.png

林铭浩作品:三体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杨晨曦与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讲师陈晓萌详细阐述了动画片《九色鹿》的创作始末及文本、图像对比。他们认为,《九色鹿》是一部诗性与神性兼具的优秀动画作品,动画片的造型、色彩设计极富敦煌特色,旨在教人向善,心有大爱,崇尚真善美,树立社会共同价值观。

浙江工业大学讲师、浙江大学博士后张一品认为,成就美术片辉煌的根源在于继承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优良传统。她梳理并总结了这一中国动画历史发展断层中遗失的创作传统,来回应当下中国动画的创作问题,也为全面理解美术片提供新的视角。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赵贵胜认为,中国水墨动画在绘画性体现上有着它对中国画绘画程式的承袭,写意观的延续,这也塑造了数字水墨动画的中国风格。同时它又不断突破传统水墨动画原有的局限性,通过“深度空间的呈现”“重事弱情”的叙事技巧强化其电影特性,让水墨动画焕发新颜。

杭州师范大学肖媛媛围绕民国时期电影的特效动画化现象作了分享。她认为,民国影人不仅从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中吸收了很多艺术创作手法,还借鉴着西洋影戏的技巧和他们对动画原理的理解,找到动画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动画化用到民国电影中的特效技术制作中。

广西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童珍表示,我国动漫的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像中国动漫博物馆这样对儿童艺术教育付诸实践的动漫平台,同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助力儿童培育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

独立动漫创作人丘华楠表示,中国水墨动画作为世界动画史上的一个瑰宝,根植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土壤之中,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动漫创作者需要立足自身民族文化独特性,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中国特色”,让中国动画在未来真正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4.jpg

刘毛宁作品: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

 

中国动漫产业与人才培养主题分论坛



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动漫史料研究专家李保传认为,动画创作的多元化视角及多样化题材是动画人的共同艺术追求,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动画人“不模仿他人,不重复自己”的重要宣言和时代定位。中国动画要肩负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拥抱百花齐放、具有民族气派的“大动漫”时代。

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胡译文与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特聘教授、数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臧志彭围绕中国动漫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嵌入升级路径演化提出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动漫产业要向核心内容环节攀升,同时关注其他潜力中高端市场,并逐步形成“原创IP+衍生”的纵向一体化发展路径。

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项目经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孙莹表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动漫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风向标,以吉祥物与农村经济、乡村振兴的结合将是一片蓝海,有着广阔的融合前景。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江表示,动漫产业应实行“轻发行”的宣传发行策略、开拓更多适应时代的题材、并依托元宇宙技术和理念开发新类型动漫作品和衍生品。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动画系主任,韩国加图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方仲玮阐述了3个观点。一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了漫画第二次生命力。二是市场对漫画作品的考验关乎表现形式、传播途径与漫画内容。三是随着漫画类型的多样化、漫画渠道的延伸,漫画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充。

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研究生金禹奋、陈星宇与李明宇表示,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动画电影陷入低谷期,随后涅槃重生。当前中国动画电影以儿童向电影为基石,以全年龄向电影创造新的可能性先锋,以成人向电影阐发中国特有的哲思。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夏亮表示,中国动漫发展在法治视角下有三重压力。一是法治要求题材面的广度存在瓶颈。二是技术替代和商业模式在法律权责识别上亟待加强。三是资本垄断的天然属性对行业的压制,立法和实操上要有破壁的决心和前瞻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伍婷表示,国产“神话宇宙”动画电影不仅是民族心理的表征,也是在新技术推动下多媒介互文美学的产物,更是基于参与式文化勾勒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叙事景观。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郝昕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教育在融入动漫人才培养中的方法与创新思路。他认为,高校应实施影视动漫人才培养改革,并以文化美育引领,做好中国传统美学教育的梯队建设。同时实现跨院合作,建立联合专业,探究人才交互式培养模式。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讲师申宁涛表示,新时代传媒高校漫画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走差异化、特色化的漫画人才培养之路。同时,重点考虑开展漫画精品培育扶持计划、漫画精品课程培养计划等八大计划。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晴、杨梦霄、黄佳佳表示,动漫人才的培养需贯彻“新文科”教育理念,以树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漫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新型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以多元评价体制为激励手段,从而打造具有时代化、中国化、国际化、融合化青年动漫人才。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5.jpg

邱月仙作品:天使图书馆

 

中国动漫创作研究主题分论坛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高晨表示,动画身体史不是被动的历史总结,而是主动的历史发现。它从人类共性的身体出发,陈述动画成为当代重要艺术形式之一的原因。她希望通过思想的变革打破史学研究局限的枷锁,赋予动画史新的研究视角和视域。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杜晓杰以《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为例,探讨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个人叙事问题。他认为,在国产动画电影的编创中,既要深挖文本的个人叙事元素,也要秉持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真正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

浙江传媒学院教师,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诸葛达维通过《哪吒之魔童降世》阐述了动漫电影改编成功背后的价值传播。他认为,《哪吒之魔童降世》所表达的命运精神符号议题与人类永恒价值意义相契合,有效实现了动漫电影的价值传播。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臧金英表示,“新国风”动画是传承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实现文化强国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国际传播的背景下,“新国风”动画仍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创作者在未来应具有更多国际视野,创造出更广泛场域的文化共鸣。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6.jpg

米沙作品:偃师


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赵小波与湖南工商大学数字传媒与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媛认为,国风3D动画《万国志》的成功,一方面源自其恰到好处的取材,另一方面更倚重于其对这段历史的写实、写意与东方审美达成的一致,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副教授朱鹏杰表示,国产成人化动画电影以动画形式关注当下社会和成人主题,完成了以动画形式为主的独特的审美叙述和内容表达,实现了国产成人化动画电影的范式转型。

天津仁爱学院讲师林婉青与韩国庆一大学副教授郑惠卿表示,充满东方意蕴的水墨风格动画在跨文化传播时占较大优势。并且,中国水墨动画创作者应多选择一些世界共同的或者不同文化之间相似的文化符号,来推动水墨动画的跨文化传播。

湖北商贸学院教师戚艺表示,国潮文化创意进行数字化呈现,已经成为了当下科技艺术领域的流行风格趋势。智能化时代,跨界科技与艺术将鼓励每一位观众跨越时代,与国潮文化对话。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魏晨捷表示,“新神话”动画与东方美学的组合碰撞出别样火花,体现出东方美学的深刻意蕴,表现出中国动画电影人带有强烈主体意识的艺术自觉,践行了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话语表达。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徐象豪、刘雅欣与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王武林以《新神榜:杨戬》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建构与共享个体意识觉醒的精神内核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他们认为,国产神话动漫在制作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对于精神、文化这类电影核心竞争力传达的重要性,但也存在过度追求画面呈现效果而忽视了讲故事能力的问题。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6.jpg

古燕梅作品:猪猪侠之超星五灵侠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申人文与李璟璇表示,“新神话”动画电影大多来自中国民间传说或者文学神话,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的色彩,尤其是电影中借助神话母题进行的文化叙事与中华传统物质精神文化符号展演,不仅使电影充满了浓浓的中国风,还提升了观众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盛晨枫与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巴丹表示,大数据背景下,基于传统经典改编的艺术生产和创作,核心是其古代性与当代性在精神上的连接,随之产生的效果也将通过网络收束、传达,调动起传统经典的内生动力。

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院霍文博表示,在中国动画诸多特征当中,文化意象生产成为主轴,引导着中国动画在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形象建构,从图像制作到文化意象生产,达成了由工具性价值观到终极性价值观的转换。

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杨乔伊表示,当代“萌文化”脱离出现有体制规矩和权利的束缚,强调一种天然的、任性的精神状态,以一种可爱的状态应对现实的问题,其本身就是网络著民对于生命的一种态度。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邱倩茹、陈思蓓与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王武林探讨了《雄狮少年》在叙事方面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并梳理《雄狮少年》的现实主义叙事对中国动画未来发展的启示和意义,助力我国动画电影探索出更多样的创作风格。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淼以《工作细胞:细胞大作战》为例,探讨了健康科普动画的叙事路径探析。他认为,影片分别建构了“生命观”和“人生观”两个维度的修辞视野,从而消解了普通受众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压力。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7.jpg

叶露盈作品:兰亭序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湛城表示,用户在对媒介人物的长时间准社会交往中形成了稳定的准社会关系,并在IP内容动漫化之后得以快速重构对这一IP的记忆,导致老用户对该IP的快速回归。

韩国庆一大学博士研究生王文亚就“留白”技法在诗意动画当中的运用表现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索“留白”对于中国诗意动画发展的艺术价值。他认为,留白本身就意味着“诗”与哲理,对于提高诗意动画艺术品味和审美价值,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显得异常重要。

中国美术学院实验动画硕士研究生唐瑞鸿总结了材料语言与客观事物的联动关系,从基本的人体感官来探索和研究直接动画中材料的运用引起的不同生理反应,引发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张宇从中日美动画发展史分析的基础出发,对中国动画确立文化定义权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针对如何确立文化定义权提出思路和解决办法。

Toonboom China中国培训总监Tim Giovanni介绍了当今世界动画软件的发展历史以及全球顶级工作室使用的动漫制作软件。他认为,动漫从业者应该打造虚拟生态流程,配以良好的系统来管理生产,比如使用Toon Boom Producer或者Autodesk ShotGrid等系统。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青年圆桌论坛举办  8.jpg

杭商传媒毛羽丰/摄


责任编辑:张宇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