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淦:找准新赛道,成华重振工业雄风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11-03 作者: 莫正平

成都电视台神鸟知讯全媒体记者 莫正平 报道

8月25日,成都高温,人走几步就汗如雨下。


 

在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区委书记赵春淦调研了两家机器人公司: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除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赵春淦特别想告诉大家,成华区不仅有老工业基地的辉煌,有大熊猫、339、昭觉寺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有现代都市的烟火与时尚,更是一个适合生产机器人、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地方。

 

成华区的目标是,通过建圏强链,打造产值超千亿的都市工业集群,助推成为和长三角、大湾区三足鼎立的中国机器人产业第三极。

 

卡诺普:希望解决机器人认证的问题

 

三个多月前的6月9日,卡诺普搬到了成华区华月路的“新家”。这是一个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米的新厂区,卡诺普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及整机研发制造,包括销售、物流,都在这里完成。

 


“卡诺普是我们成华区土生土长的一家企业,2012年成立,创业初期仅5个人,启动资金只有50万元,没想到经过10年努力,竟然做到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的规模,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近200项自主产权专利技术,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越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赵春淦告诉记者,卡诺普今年将在科创板上市。

 


走进卡诺普生产车间,一排排机器人整齐有序地并列着。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正在做测试,巨大的机械臂灵活地上下翻飞。测试通过后,它将被推向市场,协助工人完成更多复杂的工作。

 


“原先的场地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需要了,多亏了赵书记的关心和成华区有关部门的帮助,才能让我们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完成了新厂区从立项、用地、施工到投产。”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兴奋地说,新基地不仅产能较以前有大幅提升,还更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加强产品升级。通过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机器人研发制造生产线,全面达产后机器人年产能将超过3万台套,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将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这是一个好事啊,祝贺祝贺,我们卡诺普的发展又要再上新台阶啦!”赵春淦非常高兴。

 


邓世海提出一个困扰他们很久的问题,成都还没有工业机器人相关的认证机构,公司的产品不管是出口的,还是在国内销售的,都必须送到上海进行认证,一来二去,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成本。


赵春淦一听就急了,要求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立即对接重庆和上海,争取10月份前引进一家机器人检测中心,实现四川省“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中心”的挂牌,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国际国内认证。

 

 


“对企业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做到企业诉求有呼必应、有呼必办、有呼必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在成华发展,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成都国际营商环境建设、建圈强链的成果和成华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和松懈。”赵春淦表示。

 

成焊宝玛:希望解决供应链配套的问题

 

与卡诺普相比,成焊宝玛则是另一类型的机器人企业。

 

前者是生产机器人的全产业链企业,保持了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领域技术优势;后者则是组装机器人的下游系统集成商,是国内汽车车身焊装行业的开拓者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

 


赵春淦来到成焊宝玛调研时,公司正在为一汽解放100多台工业机器人的订单打包,准备发货。

 

“我们今天言简意赅,我就想来问问你们,在生产过程中有哪些比较关键的问题,是需要我们解决的?”赵春淦问道。

 


公司执行总裁何承宇答道,“赵书记,在我们这个系统集成行业,人才、资金、供应链是三个典型的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供应链。比如主机厂要求及时交付设备,我们设计研发没问题,如果一旦在采购或者中间环节遇到问题,就不能按时完成一套设备的配套,就会造成交付延迟。对汽车厂商来讲,生产线出不来,车没办法生产,错失商机,损失可就大了。”

 

“你们说的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下狠手解决。”赵春淦说。

 

何承宇又举了两个“隔壁效应”的例子。上海闵行区,上下游核心零部件产业齐全,国际国内认可度也很高,很多东西都是很成熟现成的,不需要临时再研发攻关,加上产品的规模效应,相对而言成本就低;苏州工业园,产业生态圈已经很成熟,在那里制造一条车身装备产线,从方案的设计、落地到采购最快30天左右就可以搞定,但是在成都这边,目前最快也要100天。

 

为了解决供应链配套问题,成焊宝玛只能舍近求远到长三角、珠三角去做配套,但与当地的龙头系统集成商相比,在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上都很吃亏。

 

这番话对赵春淦触动很大,他说,“何总讲的隔壁效应说得好啊。什么是隔壁效应,就是我组装一个东西,在隔壁就可以把东西凑齐,我们这儿就缺隔壁效应,叫远距离效应了。”

 

赵春淦表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生态圈,成华区必须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产业链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具体到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赵春淦强调,管委会要针对企业的难点痛点,深入贯彻产业建圈强链相关工作部署,靶向招商设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库,开展链主企业“揭榜挂帅”和动态认定,聘请链主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合作伙伴”重点招引,同步引进一批机器人产业中下游企业,尤其要重视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引入,争取做到企业大部分需求或者说主要配套能在功能区内完成,真正把产业本地配套率提上去,彻底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借用成焊宝玛的组装车间,我们对赵春淦进行了专访,成都电视台主持人薛瑾提出了两个麻辣问题。

 


问题一:成华区为什么要在龙潭发展工业机器人?

 

“你对龙潭有没有印象?”赵春淦反问薛瑾,“我对龙潭的印象不多、不深。”

 

“为什么对龙潭印象不深?”赵春淦坦言,因为这里辨识度、显示度、知名度不高。

 

龙潭这一片面积很大,规划了11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位置好,早在2003年就成为工业园区了,历经“工业集中区-总部经济区-新经济功能区-都市工业示范区”四次转型发展,现在叫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

 

“来到成华区工作后,我一直在思索,龙潭这么一个老牌工业园区,怎么就发展不起来呢?怎么就没有影响力呢?发展什么产业好呢?”通过多次调研,赵春淦发现龙潭知名度不高的原因,是没有特色的产业,没有骨干的企业。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中心城区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成华区决定把工业机器人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细分领域来突步发展,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成华的特色,在成都建圈强链的人工智能这条产业链上有所突破。

 

龙潭布局机器人产业,赵春淦认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上级有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机器人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大力推动机器人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省上制定了十四五的工业发展规划,把工业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产业都列入其中;2021年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加快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将先进智造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重要文件,实施了系列链主龙头引优育强措施。机器人产业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加快培育发展的新机遇。

 

地利,成华有基础。成华区脱胎于“老工业基地+大农村”,曾是“三线”时期全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实际上20年前就已经应运而生了,当时还叫龙潭工业集中发展区。近20年发展有了一些积累,主要包括了功能区入驻企业2600余家,其中六类500强关联企业58家,上市背景企业44家,一些工业机器人的零部件,比如说卡诺普,还有一些机电行业都有一些基础,涉及的关联企业有9户,还有其他更大领域的零部件配套,大概有53户,一共是60多户,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

 

人和,市场有前景。机器人产业,是当今的朝阳产业,也是引领发展趋势的未来产业,工业机器人是当前我国普及度最高的机器人种类。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24.8万台,同比增长46.1%,预计2022年市场销量有望达到30万台,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非常大。从产业布局看,我国机器人产业企业分布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是行业发展的“领头雁”,放眼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加速推进,将带动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将带动西部地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这为成华发展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截至目前,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产业园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川第4、成都第3,在全市智能制造生态圈综合考核中排名第2位,获评全国“2021年优质投资环境园区”“2021年优质投资环境创建单位”“2021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园区”“2021年度投资价值典范园区”。

 

问题二:成华区为什么要发展都市工业?

 

作为成都这座千年古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华区历史悠长、底蕴深厚、人杰地灵。

 

这里是古蜀道起点和新丝路节点,这里有羊子山的古蜀文明,有龙潭寺的千年故事,有昭觉寺的千古梵音,还有和陵的年轮印记,杜甫陆游等名家的诗韵足迹,客家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传统美德……


 

从熊猫基地到东郊记忆,从339天府熊猫塔到万象城,从猛追湾到建设路、从望平滨河路到北湖生态公园……一个个网红地标的出现,见证了成华这个老工业基地转型现代化城区的崭新姿态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

 

自2021年9月评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成华区依托“大熊猫” “大枢纽”“大文创”“大都市”等核心资源,全力提升成华的文化魅力、旅游实力、文商旅合力。2021年,成华区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2348.05万人次,增长27.20%;实现旅游总收入329.35亿元,增长21.08%,正成为成都宜居宜游宜业的时尚休闲潮玩首选地。

 

那么问题来了,成华区好不容易摘掉老工业区陈旧落后的帽子,成为宜居宜游的公园城市打卡地,文旅产业已然如此发达,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呢?



赵春淦说,这并不矛盾。好的生态、宜居、营商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现代工业;反过来,工业是经济的支柱,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是国家布局的工业重镇,成都东郊成为工业基地的主要承载地,创造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当时有句话,北有首钢,南有红光,嫁人要嫁东门郎。但是从本世纪开始,城市面临着老工业基地的一些结构性的堵点,城区人口多了,压力大了,环境污染了,基础设施落后了,已经不适应搞重工业,所以必须要搬迁出去,把城市建设好。

 


在腾退的过程中,成华区作出了一个很有前瞻性的决策,那就是预留了龙潭这片区域,作为工业集中用地。这块地一直未被挪作他用,从工业集中区到现在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期间虽然走得不是很顺畅,但成华区的工业梦却一直都有,一直都在。

 

“都市工业不是不能搞,而是怎么搞、搞什么的问题。”赵春淦表示,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决不再发展能耗高、有污染、技术低端的产业,而是低碳的、绿色、科技的、创新的现代产业。“我相信,选择工业机器人走这条路,可能是未来的一条黄金大道,理念、方式就是走建圈强链的路径。”

 

目前,成华区正大力构建以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为支撑、以全区多个特色楼宇和产业社区为补充的“1+N”都市工业空间布局,意在打造以智能终端为主体的数字通信、以机器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以云研发云设计云制造为突破的工业互联网等三个百亿产业集群。

 

“在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我们要实现企业的聚集,产业的集群,要素的集约。未来我们要把更多的、世界的龙头老大、链主企业,还有全国的链主企业都引过来,甚至到了明天,我们自己能培养出更多的国内的龙头企业。”赵春淦雄心勃勃,激情飞扬。


 

成华因取古成都县和古华阳县之首字而命名,这是历史的沉淀。我们更希望她是“成都的精华”,公园城市如此,文旅文创如此,时尚美食如此,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智造业也如此。




责任编辑:蒋莉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