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许你一个蓝绿交织的“未来之城”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11-03 作者: 莫正平

成都电视台神鸟知讯全媒体记者 莫正平 报道 

一带波光绕翠屏,森森万木拥幽清。三岔湖是四川第二大人工湖泊,水域面积27平方公里,实际蓄水2.1亿立方米,拥有113个独岛、116个半岛和240公里迂回曲折的湖岸线,是成都东部新区的生态涵养地,草木繁茂、水鸟聚集。

 


三岔湖,只此青绿的治愈之旅

 

7月15日,骄阳似火。连绵的龙泉山和浩渺的三岔湖,构成让人迷醉的湖光山色。记者与张瑛书记登上游船,凉风伴着湖水的清香扑面而来,鸟岛上的白鹭在水面翩飞,美哉此景,快哉此风!

 


这样的景象在几年前还不可想象。那时的三岔湖,水体被众多的网箱养鱼、农家乐和柴油机动船污染,变得发黑发臭,别说人来旅游,就是鸟儿也不愿立足。

 

2020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成立,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东部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对三岔湖水生态环境展开治理,分两步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一步“集点成面”。聚力开展构建完善制度体系、开展截污治污、全面清理“三无”船只、推进库周减人减房、严格管控绿化控制带、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管六项工作,目前三岔湖水质从劣V类达到总体III类、局部II类。“III类水是可以作为城市水源的。”张瑛高兴地说。“水质好了,鸟也回来了。你看我们的鸟岛,常年有4万只、100多种水鸟在这里栖息。我们还专门留下了一幢楼房,称为‘鸟别墅’,没有拆除,供鸟儿在风雨天气中歇歇脚。”

 


第二步“点绿成金”。落实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各项要求,通过分级保护、容量控制等措施,精心策划环湖马拉松赛道、环湖游览路线等重大项目,将三岔湖打造为市民亲近自然、感受山水的生态文明展示窗口,也为环湖居民围绕绿色低碳主题就近实现创业就业提供机会,推动生态价值红利全民共创共享。

 

“目前,全长44公里的环湖马拉松赛道,将于今年10月前完工。坐上游船望山、观湖、穿岛等独具特色的环湖游览,深受游客欢迎。现在我们正在对三岔湖实施光彩工程,你们国庆节再来看夜景,一定会更漂亮的。”张瑛现场请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薛瑾担任三岔湖形象宣传大使,并对记者发出了邀请。

 



治理好三岔湖,保护好三岔湖,给成都人民留下相当于4.15个西湖的洁净水域,这是成都东部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具体体现。

 

东部新区,一座蓝绿交织的“未来之城”

 

成都实施“东进”战略时,张瑛时任成都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他非常清楚龙泉山以东区域的规划,排在第一位的是什么。那就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都东部新区的定位就是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一座蓝绿交织的“未来之城”。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在一座超大特大城市中践行“两山理念”,成都东部新区的努力一以贯之。东部新区拥有特色丘陵谷底和河湖水系,蓝绿空间占比达到72%,具备优良生态本底,在构建成都“两山、两网、两环”生态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来讲,成都东部新区将科学实施三岔湖保护性开发和绛溪河、赤水河等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减人减房,提高109.46平方公里林地质量,“增绿增景”7万亩。全域布局绛溪公园、林栖公园、龙马湖公园等267个城市公园,高标准建设三岔湖环湖慢行步道等天府绿道工程,5年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公里以上。

 

同时打响特色文旅品牌。依托龙泉山、沱江、三岔湖等特色丘陵谷地、河湖水系,发挥“一山一江三廊多湖”的独特生态优势,系统谋划新区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三鱼萌狮文化村等22个景区景点全部投用。借助世园会、世运会落地新区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世园会园区、三岔湖国际度假区,深入挖掘、精心包装东灌引水、猫界梁战壕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持续举办具有天府文化内涵和东部新区特色的文旅活动,形成品牌活动矩阵,力争今年旅游人数达1000万以上,旅游收入达45亿元以上。

 

透过三岔湖,可以一窥成都东部新区全貌: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生态相融互洽,城市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交通网络、能源体系四个方面全面发力,在自然山水中有序生长。


成渝“支点”,以一域服务全局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在党中央部署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要求下,成都东部新区应运而生,并占据着“成渝联动重要支点”的位置。而在四川省看来,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成都东部新区是“核心”,能起到“以一域服务全局”的作用。

 

在张瑛看来,成都东部新区的机遇和条件实在太好了,坐拥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市又将先进制造业布局于此。新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路径就很清晰,就是以临空经济为特色、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打造成都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和临空经济拓展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运营、临空服务、智能工业装备、智能消费设备、绿色智能网联汽车制造、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等新兴产业。

 

新机遇让新区跑出了“新速度”,开创了“新面貌”。两年来,新区推动346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达4830.2亿元;签约引进重大产业项目66个,协议总投资约2463亿元。

 


目前,总投资2547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东部新区,蜂巢能源、普洛斯、吉利铭泰、中国电信、川航基地、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今年,东部新区还将力争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30个以上,产业生态圈加快步伐集聚成势。

 

“这些落地的项目、企业都是东部新区的宝贝,我们就希望通过最优的国际营商环境建设和贴心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早日完成施工,尽快投产。”作为成都市委常委、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之前还担任市政府副市长,张瑛很忙,但再忙,他每周也要抽出一两天时间去工地现场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他觉得很踏实。

 


用心用情,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蜂巢能源就是张瑛常去的点位之一。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研发的高科技链主企业,总部在江苏常州。2021年9月与成都签约,决定投资220亿,在东部新区的简州新城建立70GWh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项目于2022年5月动工,预计今年底主体完工,明年9月前竣工投产,达产后年产值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0个以上,并有望带动新能源电池上下游关键材料及零部件企业快速集聚,为成都东部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明向张瑛汇报了工地进展情况,说一切顺利,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政府帮忙解决,一是企业投产后,员工的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生活配套保障,二是企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如何解决用工问题迫在眉睫。

 

张瑛回答道:蜂巢能源项目作为省市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东部新区引进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自洽谈签协以来,党工委管委会一直高度重视项目的各项要素、功能配套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始终提前谋划、优先实施。

 


关于配套保障: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功能复合、就近满足的设计理念,在项目以北、朝阳路南侧,也是产业集聚区核心位置规划了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210万㎡的“新型产业社区”,配备医院、学校、超市,可满足约6万产业工人居住、办公、消费、教育、医疗、娱乐等综合需求,与你们项目直线距离约1千米,步行5-10分钟可以到达。目前,“新型产业社区”一期占地110亩,近期将开工建设,明年建成投用,可容纳1万人居住生活。

 

关于用工需求:一是东部新区每年都会开展春秋两季专场招聘活动,针对用工量较大的落户企业,还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利用线上线下,为企业人才落户;二是吉利学院于2019年在简州新城建成招生,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本科应用技能型高校,2023在校学生将超过1.6万人,其第一届毕业生也将于2023年进入社会实习,将为在地企业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三是简州新城区域现有人口约13.5万人,可为普通用工岗位提供人员保障。

 

短短几句话,打消了企业的顾虑,激发了企业的热情。张瑛告诫项目专班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沉下心来,深入一线,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服务,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事情,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大家群策群力,总会有办法的。

 

筑巢引凤,宜业宜居的优雅生活

 

未来,在东部新区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听到记者提出这个问题,张瑛笑了。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最近,几乎每天上午,地铁18号线三岔湖站,都有一批从中心城区过来的老人,他们送完孩子上学后,就在火车南站坐上地铁,来东部新区买点土特产,顺便看看这里的建设进度,看看龙泉山、三岔湖风景,在各种公园里流连忘返。有些文化素养比较高的老人,还会在知也图书馆、东·壹美术馆、未来城市体验中心泡半天。老人尚且如此,年轻人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的确,凭借地处成渝相向发展主轴线和成德眉资连接核心区的地理优势,东部新区正乘势而上,奋力起飞。一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未来之城”正拔地而起。

 

新区成立意味着更多新机遇,临空经济、先进制造业洐生出很多链属企业,意味着有更多优质、高科技、高薪酬的工作岗位。加之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配套完备,这对追梦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筑巢引凤,众木成林,成都东部新区早已做好准备,立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着眼推动产业链集聚成势,全方位构建符合高质量建设和更具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研究编制人才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多部门协作,探索建立一批能够呈现人才资源“引育留用”的创新制度、工作模式以及场景平台,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人因城聚,人依城居。数据显示,通过深入落实人才落户政策,新区累计吸引人才落户超7500人,建成人才公寓9800套,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余套,与未来之城定位相匹配的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已然形成。

 

东部新区:未来已来!

 

历千年而蝶变,顺时势而新生。两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从全局谋划一域”,全面赋能成都东部新区建设。

 

5月31日,《成都东部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出炉,这是成都东部新区成立以来发布的首个五年规划,擘画“成都东翼现代化新城”“成都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发展蓝图。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成都东部新区将基本形成成都东翼现代化新城框架,新区总人口达到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0亿元。《规划》展望,到2035年,初步建成成都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新区总人口达到16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张瑛告诉记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对表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要指示要求,对成都东部新区目标愿景、发展定位、发展路径进行反复审视,提出了‘1457’总体发展思路。”

 

其中,1张发展蓝图是指到2025年,基本形成成都东翼现代化新城框架,到2035年,成都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美好蓝图初步呈现;

 

4个发展定位,即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5大城市功能:国际门户枢纽和先进制造承载两大核心功能、创新策源转化和区域协同发展两大特色功能、公园城市品质宜居基本功能

 

7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构筑组团式网络化空间格局;着力构建“临空+制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区;加快建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积极创建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验区;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新城;全面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接续奋斗,未来城市扬帆起航。当前,成都东部新区在现代产业、创新驱动、文化旅游等七个方面全面发力,正努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把美好蓝图变成激荡人心的生动实践。

 

结束采访时,张瑛说了这样一番感慨的话:“成都东部新区因成渝相向发展而生,因四川干支协同而立。它的新,不仅仅是代表它年轻,也承载着成都的期盼。我们期望成都重庆两个城市之间强大,更希望成渝之间的城市群发展强起来、立起来。”

 

这就是成都东部新区的责任和承诺,我们对未来的想象都将在这里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蒋莉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