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农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10-31 作者: 罗一平

  罗一平 中共晋中市委党校讲师、中共左权县委党校外聘师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基础。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乡村产业不仅仅指农业,它是由一二三产业构成的产业体系。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文旅农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促农。具体而言,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产业为依托,寻找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产业链,三者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乡村振兴。乡村特色文化是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色的载体,将本土特色文化与农业、乡村旅游业相结合,释放乡村旅游新动能、实现乡村产业新增长。以农业经济为基本,以旅游业为契机,以文化为纽带,带动乡村发展,不仅强了产业,富了农民,更美了乡村。立足新发展阶段,这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的有效路径,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旅农融合发展需着力在县域统筹、体制机制创新和主体培育三个方面下大功夫,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以县域统筹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乡村产业空间优化,县域统筹是全局规划设计。当前,乡村产业布局不协调是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文旅农融合发展,必须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这不仅要求各地方政府清楚熟悉自身现有的土地、产业、人文、自然等资源要素,更能够精准谋划在此基础上当地经济发展的全局规划。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公共权力的运行和城乡资源的配置。在目前的公共权力运行体系中,公共管理权限逐级递减。同时具备事权和财的县级政权,具有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能力。从全域发展的广度、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产业提能升级的深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盘考虑城乡土地资源利用、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等因素,整合资源,对乡村产业空间进行系统、科学规划和布局。根据村庄要素资源禀赋不同,做好产业分类和布局。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县、乡(镇)产业园区将工业企业集中;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向有条件的乡(镇)开发边界内集;将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仓储保鲜冷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等企业向行政村建设边界内积聚,以更方便地直接服务于种植养殖业。另外,村庄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各自基础条件,发展本土化特色产业。在不侵占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约束条件、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条件下,可发挥在地特色优势,利用本土资源发展农产品分拣、初加工产业,建设配套设施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就近布局在村庄建设边界外。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乡村产业要素活力

乡村产业要素活力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当前,产业要素活力不足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障碍。乡村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资金、土地、人才,大多集中于城镇,乡村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用地保障和人才支撑。推进文旅农融合发展,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要素流动壁垒,激发要素发展活力。理顺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不同层级的分工协作关系,对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权限、资金项目、人员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权责归一,改变多头管理的状况,使要素畅通流动,为此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在激活资金要素方面,要完善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促进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有序进入乡村产业,为文旅农融合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在激活土地要素方面,要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拓展产业用地供给渠道,加大乡村文化休闲和旅游项目用地的政策供给,对引领文旅农融合的企业给予用地政策支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激发土地要素活力。在激活人才要素方面,对从事农村产业发展的人员,可制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评价标准,突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因素的制约,畅通人才职称技术评定渠道。改造乡村教育体系,让更多农村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出台人才激励政策,在就业、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倾斜,推动高层次专业人才下乡入村。落实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扶持政策,支持能人返乡创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三、以主体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乡村产业提能增效,主体培育是关键。推进文旅农融合发展,需要市场、政府、社会的多方参与,培育出具有竞争实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强化政策供给,出台并实施信贷、税收、就业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市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主体管理体系,健全县域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公共设施,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都能发挥效能。发挥供销社综合服务优势,推进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对接,为文旅农产业主体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金,缓解文旅农产业主体的资金压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文旅农融合的支撑作用,推动农户、合作社、企业、政府之间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增强文旅农产业主体的发展活力。积极培育一批产业链控制力强的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使农业产业链向文化和旅游领域延伸,实现产业联动融通,使之成为引领文旅农融合发展的领头羊,为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劲动能。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产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适度倾斜,支持符合文旅农融合发展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先承担各类文旅农项目,并通过实物租赁、贷款贴息补助、示范奖励等方式,促使其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等服务主体,利用其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特色的优势,打造不同特色的乡村文旅项目亮点,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智慧贡献。(基金项目:本文系"红色左权"课程体系项目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戴琳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