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22-09-07 作者: 周章师 黄勇祥 农思秋

  今年以来,田东县以固强补弱为目标,做到“四个强化”,扎实推进2021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易地搬迁问题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实现“四个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建设。健全党建带群团建设工作机制,合理设置相关党群组织。目前,6个安置点共成立7个党组织(含1个党总支部、6个党支部)、5个居委会、7个工会组织、7个共青团组织、7个妇联组织,实现基层组织建设有效覆盖。全面选优配强干部队伍,6个安置点配全“两委”班子,其中党支部委员29人,村(居)民委员会委员35人。向5个村(社区)派驻5名第一书记和10名工作队队员,并开展培训活动2批次。

  强化教育保障。与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教育项目,确保能够满足搬迁群众子女义务教育就学需求。加强跨区域师资统筹协调,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合理核定安置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保障安置地学校师资力量。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盛林安置小区新建小学至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目前,该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规模分别为22个班、51个班、35个班;在小龙安置点旁边新建田东县第四中学,教学班数为61个;在思林江南安置小区新建思林第二小学和幼儿园;在义圩安置点新建一所幼儿园。其余安置点距离学校直线距离在200米以内。

  强化社会保障。加快办理安置住房产权手续,积极推进搬迁群众在安置地落户,目前,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完成率达100%。努力健全移民搬迁社会保障机制,在保持搬迁群众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不变的前提下,引导搬迁群众参加安置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该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6元,其中65周岁及以上参保的城乡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41元。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该县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的有2954人,纳入城市低保的有327人、纳入农村特困的有69人、纳入城市特困的有1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有445人,享受重点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有434人。

  强化防返贫监测。开展常态化风险排查工作,确保风险户均纳入监测范围。通过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定等程序,确实存在风险的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共有189户707名易地搬迁群众被纳入监测对象并落实了帮扶措施,已解除风险99户400人。

  该县推动“四个强化”措施落地,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实现“四个提升”。

  提升搬迁群众持续增收水平。针对迁出地产业基础较好的搬迁户,鼓励在迁出地发展农业生产,对没有发展农业产业条件的,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灵活用好公益性岗位,对困难群众实行按人设岗的方式,解决收入问题。延续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至2025年,对进驻安置点的经营主体按吸纳就业人数给予场地费用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安置点自行开展招商引资,发挥安置点干部的积极性,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目前,该县6个安置点共有就业帮扶车间15家,800人以上安置点均实现2家以上,至2022年5月底,搬迁劳动力就业帮扶车间务工人数从2021年底301人增加至409人。上半年,分别在思林安置点和平洪安置点新引进就业经营主体1家,开发141个公益性岗位,较2021年65个岗位增加了76个。所有安置点均确保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实现就业。

  提升安置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开发出各类便民服务岗位,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日间管护照料,签约医生定期上门服务等。该县移民安置点中,祥周福明安置小区、思林安置(江北、江南)小区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其余安置点通过扩建、迁入等多种方式建设安置点村卫生室,2022年6月前已全部投入使用。确保搬迁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就医少跑腿”等惠民便民目标。

  提升安置社区社会治理能力。为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安置社区管理工作,由安置社区根据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实际情况,于每月10日由搬迁后扶组收集后反馈至迁出地镇、村,由迁出地村屯对长期在外地务工户和长期在原居住地发展产业户进行监测,由迁入地和迁出地共同开展季节性两头跑户监测工作,形成多方联运机制,确保搬迁群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无死角。将已建成的配套基础设施纳入迁入地统一管理,协调督促职能部门补齐短板漏项并改造升级。

  提升社区文明创建水平。在各安置小区积极打造文化墙、文化长廊,让搬迁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同时,强化搬迁群众的社区融合,不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进社区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通过通俗易懂的表演形式展现在群众面前,从而拉近了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群众之间的距离。

责任编辑:林凡建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