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骨干“养成记”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22-08-29 作者: 周梦瑶

他,仅用了6年时间,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快速成长为项目班子成员之一。他始终保持学习钻研的韧劲和一竿子插到底的执着,用双脚扎根一线,丈量着工程建设的每一寸土地。他就是他就是中冶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的获得者,路桥公司涿州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经理部工程经理张志勃。

王母阁路跨线桥是济宁跨线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济宁市重点民生工程。王母阁路跨线桥工程的重难点在“双转体”上,其上跨为新兖铁路,并受既有综合管廊影响,分为左右两幅,故设计两幅涉铁转体梁,单幅转体重量为6338吨,转体长度130米,共计2跨,每跨65米。为确保顺利合龙,他和项目全体员工一起展开技术攻关,制定详细转体施工方案,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密测控每一道施工环节。经过现场技术、作业、测量人员有序联动,有效解决了转体前的各项难题。同时,他通过反复演示转体动态路径,控制起始转体角度差,避免“合不上”“转过头”问题。王母阁路跨线桥成功“双转体”,创造了山东省境内最长市政工程“双转体”、新兖铁路首次实施两幅转体梁“双转体”、山东省铁路方面最大曲线梁转体的“三个之最”,这也成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向外界展示综合实力的又一窗口。

“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要把各项技能提高到工匠的高度,要把业务知识提高到熟能生巧的宽度,要把规章制度背到滚瓜烂熟的深度。”这“三个度”是他对自己和身边的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在他的工作字典里深深的划上“着重符号”。他勇于推陈出新,建立了每天两次的技术碰头会制度。在碰头会上,大家交流工作中遇到的瓶颈,亦或是在施工中的简便施工方法,互通有无。一方面不断学习新知识,优化施工方案,一方面深入分析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和工艺,总结、分析优缺点,不断改进,为工程提供最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技术团队一起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累计完成五小成果3项,申报发明专利3项,完成QC成果2项,编制企业标准2篇,确定研发课题3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其中《减少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制作钢筋间距误差率》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III类成果奖。《提升钢箱梁现场安装焊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获得河北省QC二类成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项目策划到技术方案,从施工组织设计到施工工艺实施,从五小发明到新技术的应用再到重大课题研究,他的身影无处不在。(通讯员 周梦瑶)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