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转舵”,惊动了谁?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08-25 作者: 杨光

——“活下来”:发展不再是硬道理

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


壬寅处暑,任正非又刷屏了。

这次,是事关他对于我们所处环境的惊人判断,以及华为的决绝应对。引人瞩目的是,早在20年前就提出过“冬天”的任总,如今径直提出规模已达6000亿的华为在未来三年的目标,就是:“活下来”!



没谁“大到不愁活”

这是自万科2018年率先要“活下去”之后,又一千亿巨无霸企业明确以“活”为公开目标。而在这一“去”一“来”的几年间,同曾为千亿级巨无霸的海航、恒大、苏宁、融创、华夏幸福等,都已先后在病危ICU里弄得“死去活来”。

既然不再有“大到不能倒”,也就自然没有“大到不愁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大概从未像今天这样“无差别”地感受到生死寒意,并集体为“活”而揪心。不只是中小企业,也包括大型集团;不只是局部行业,也包括各地各行;不只是民营企业,也包括国有企业;不只是市场企业,也包括命脉领域……直到连当前中国企业界的公认翘楚——华为,也要为“活”而层层下血书。



发展还是“活”的硬道理吗?

任正非这次提到了涉及华为命运的三个关键层面:形势、重点、措施。

措施,恐见仁见智,但前两点:形势与重点,则绝对大有共识可循。

形势(判断)是:展望未来10年,都会很痛苦;而就近3年,更是全球皆无亮点。总之,糟到家了!

细品之,我们会发现任正非言外的潜台词是:过去40年始终依靠“发展”,即通过增量空间来解决存量问题的时代,已过去了!

要知道过去40年,中国企业成长的总背景,就是“改革开放”,并已渗透到了无需再说的地步。但如今,中国企业恐怕要第一次面对:“改革”“开放”这两大引擎,在客观上同时陷于低迷乃至熄火的空前挑战——也就是说,理所当然的“动力”和水到渠成的“空间”将同时消失。

于是,诚如我以前提出过的:“活”,不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而已是一个必须全力以赴的目标。而能够实现“活下来”进而“活下去”的目标,不再看机遇,而是看实力与底蕴;不再靠梦想,而是靠算盘与棉衣。

于是,手握6000亿营收的“舵手”任正非,也决心调转船头。



到头来,企业“活”还得“拼利润”

重点(取舍)是:不抱幻想,不讲故事,不追规模,不铺投资,不啃骨头;紧盯肥肉,紧盯利润,紧盯现金,紧盯主业,紧盯质量。最终措施就是:传寒气,抢粮食;保工资,拼奖金。

且看本世纪走过20年后,我们会发现:房地产企业倒在了幻想上,互联网企业倒在了故事上,实体企业倒在了规模上,转型企业倒在了投资上。不是吗?不解释。

而值得解释强调的是,我们中外管理,早在两年前的2020年秋,就已提出:中国企业比拼规模、比赛速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一定是首先比拼利润。2021年就应该是中国企业的“利润元年”!

这个判断,是基于全球市场的支离,和资本市场的疲软。毕竟,亢奋终会过去,私心终会泛起。这是人性,也是真理。到那时(也就是这时),企业能不能活下去,就靠自己的盈利能力。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这本是公理常识,但过去20年的举国亢奋模糊了这一常识。如今,潮退了,混是混不下去了。而反之,企业盈利能力强,则意味着自身造血能力强,受制于外界压迫的因素就少。

早在2006年中国企业还在纷纷高歌猛进时,日本丰田专家就曾在“中外管理全球性”访学中对我直言:“你们中国企业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你们靠自身管理创造利润的能力太差(不是吗)。所以你们不得不严重依赖银行(还真是)。而银行属于金融,做金融最强大的正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人。他们一旦有一天不再欢迎你们,只要通过金融做做手脚,你们的实体企业就会垮掉(很现实)。我们在金融上也斗不过美国,但我们实业盈利能力强(果然是)。”这不是嫉妒,这是箴言,且已近一语成谶。君不见,今年全西方阵营不是已联手在金融战场上对俄国人下狠手了吗?子弹还在飞,但结局不难测。

这些,日本人早就想到了。

多年来,日本主流企业一贯主张:1、“保证利润率”——稻盛和夫量化为不低于10%;2、“保证现金池”——日本企业普遍留存不低于两年全额工资的现金;3、“保证等身高”——日本企业对于杠杆经营普遍保持天然警惕,而力求经营稳健。

为什么?很简单,“车开久了,胆子自然就小了”。众多日本企业摊上过自明治维新150年以来的所有各类“事儿”,包括全球唯一初体验的原子弹。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大坎坷与大周期,实在太多了……而其国家象征,居然是一座还“活”着的火山——于是,日本企业整天都在想着关于“死”的事情,近年甚至在全球投资布局出了“另一个日本”。

我们没经过事儿的,总应该听一听那些经过事儿的。颠覆总是一时,而经验则会长存。

具体到企业经营,从活下来到活下去,最基本也最靠得住的经验,还是要有利润!

从短期活下来看,兜内现金比账面利润更重要;但从长远活下去看,真实坚实的利润,比得过且过的现金流更重要。毕竟没有利润,迟早也会没有现金流。

但利润有利润的逻辑。抢粮食,终究只是进村鬼子(而非日本人民)的野蛮做法,迟早会抢到地雷归天;而种粮食、打粮食,特别是靠科技人文而非老天赏脸打粮食,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哪些地产上游企业还能“活”?

在任正非这篇内部讲话下面,最火热的一句评论是:华为尚且要“活下来”,那广大中小企业,还“活得下来”吗?
——很悲情,这确实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

中国“最知名”的隐形冠军企业家: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2021年11月在接待“中外管理隐形冠军参访团”时,就曾凝重预言:2022年下半年,将会有一大批中小企业挺不过去而倒闭——而那时,他和我们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今年上半年,竟会是“这样”。

2021年11月中旬,中外管理首次率"中国造隐形冠军"企业家代表团对话曹德旺,曹德旺耐心与每一位心怀疑惑的隐形冠军企业家敞开交换意见


而不用等今春,去年已注定哀鸿惨淡的,就是恒大的4万家供应商,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它们虽然作为债主,却无缘抢得“白毛女”。有相当一部分,今年会因“严重缺血”而先于债多不愁的恒大倒下。也不只是恒大供应商,不少房地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如今都处境艰难。毕竟,站在国家高度,在这轮房地产危机中要救助的名单中,它们一直都排在后面。只好生死由命。
但也有例外。还是要看谁,特别是看头几年做了什么。

一家长期跟随“中外管理私董会”的民营建筑企业,面对任正非所说的“未来三年”,虽然也会受行业下行的影响而寻机突围,但它们却并不需要为三年之“活”而惴惴不安。因为它们的下游房地产客户里,至今没有一家面临暴雷。

没摊上恒大,也许只是命大。但“地雷阵”里的几颗“雷”居然都躲过去了,就绝非偶然。

事实上,这家企业在2017年获得极具含金量的“国家特级建筑企业”资质后,并没有忘乎所以,没有选择“抓机会”激进扩张,特别是没有选择捆绑恒大等热衷加杠杆的“大客户”,去亢奋地冲自己的账面光鲜,而是冷静地紧跟2018年起就满脑子都是“活下去”的万科等一批稳健型开发商,从而“选择”并“实现”了稳健式成长。

5年后的这个初秋,这家建筑企业还可以平静从容地与我们“中外管理私董伙伴们”一起思考与探讨企业下一步该怎么布局,乃至有心情设计家族事业如何传承,就是对其过去5年坚持不冒进、不盲目策略的最好犒劳。

遭恶人骗财的个人,总要先反思自己之前是不是太过贪婪;遭行情闪腰的企业,总要先反省自己之前是不是太过投机。反之,雪崩时还能活下来,就自有能活下去的道理。



“中国造隐形冠军”的“活”答案

如果房地产的上游企业都可以“活下来”,那么其他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究竟谁能够“活下去”?
正在如火如荼评审、即将于9月秋分时节揭晓的“第5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其竞选企业的整体数据给了我们很清晰的答案,足以令我们为之振奋。

在这个极特殊的年景下,还有多少中小企业有心情竞选参评?还有多少中小企业有底气展秀肌肉?又有多少中小企业在心神狐疑中宁愿埋头躲藏?

事实证明,越是寒冬下,作为中国中小企业中的塔尖:专精特新企业,以及进一步作为中国专精特新企业里的塔尖:“中国造隐形冠军企业”,和紧随其后的“时代匠人企业”——不仅在既有优势中依然信步闲庭,而且还在行业震荡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经营业绩。

本届“中国造隐形冠军”和“时代匠人”的角逐竞选企业,在严酷环境下,不仅数量比上一届逆势增长了一倍以上,而最终根据参评标准、凭借硬实力得以脱颖而出进入复选的竞选企业,也达到了42家,创造了新高。与此同时,这42家竞选企业的总体经营质量与财务业绩,也都创下了历届最高。

就财务业绩而言,这42家仅仅只是进入复选、有机会冲击最高荣誉的竞选企业,在刚过去的三年(2019-2021),即跨越了疫情前与疫情中这段非常时期,就已成绩斐然。

能够三年始终保持盈利的企业,高达100%;

能够三年始终保持利润率至少稳定的企业,占到52%;

而这其中又能够三年始终保持利润率逆势持续增长的企业,更达到竞选企业总数的36%。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2021年度,这些竞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则为38.9%,自主可控。

这些跨行业、跨地域、跨周期的连续数据足以说明,当你的企业即便体量不大,但只要过去持续在一个细分领域里精益求精地耕耘,从而具有足够行业话语权时,你在市场青黄不接时就不用仰客户和银行的鼻息,在行业遭遇寒流时你不仅可以长久定得住神、憋得住气,而且市场只要能够运转时,你的企业一定第一个反弹收复河山,甚至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而如今华为之所以喊出“活下来”,却几乎没有谁真相信这家企业会“活不下去”,就在于华为过去20多年,恰恰一直是按照隐形冠军的战略模式在坚定前行:

持续聚焦一个B端市场,持续攻坚一个细分山头,持续重资投入研发,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持续重视客户粘性,持续保持危机意识,持续立足脚下并眺望未来。

由此可见,如果说福耀是中国最知名的“隐形冠军”,那么华为就是中国最知名的“前隐形冠军”。

因此,在这批角逐新一届“隐形冠军”与“时代匠人”的中小企业里,我相信假以时日,未来一定会孕育出新一代的“华为”!


活着见证下一个“华为”

在一个“今天能否活下来,进而明天能否活下去”的艰难时代,本质已不取决于现在我们怎么办,而是至少过去5年,乃至过去10年,我们都一直在做什么。昨天的种子,已经决定了今天的果实。那么今天,只要我们还活着,为了活下去,我们决定持续做什么,也将决定当任正非认为行市有缓的曙光来临时,我们是不是和华为一样,都还有机会。

任正非今天能转舵,恰恰在于华为过去20多年的主航道,一直都是对的。

而在第5届“中国造隐形冠军”与“时代匠人”即将呱呱诞生的2022之秋,我们是否已然惊醒与顿悟?

是的,谁醒了?


责任编辑:袁乙恒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