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学锋:以数字化赋能,持续推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转变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08-25 作者: 邓韵


从事IT行业二十多年,历任多家知名外企的IT部门负责人,姜学锋对于技术、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具有全面且深入的认识,超过10多年的供应链相关的知识背景,有多次成功实施企业ERP(Oracle EBS,SAP)项目经验,创立并运营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从业期间,姜学锋曾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数字化供应链项目,为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供应链效率、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为行业的数字化供应链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搭建供应链网络系统,显著提升供应链效率

  目前姜学锋担任康明斯中国区供应链的IT部门负责人。在康明斯的10年间,姜学锋领导IT团队成功完成了多个数字化项目,例如康明斯中国的供应链能力拓展项目Cummins SC Capability Expansion Program,姜学锋作为项目的IT负责人,直接促成了康明斯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姜学锋刚加入康明斯时,康明斯中国区的物流模式还比较原始和单一,整个中国区只有1个主分拨中心PDC,传统的物流模式导致效率较差。为了全面提升康明斯在国内市场的零部件供应能力,康明斯中国区域分拨中心项目于2012年开始筹备,北京、上海、西安等分拨中心逐渐建成,目前已有10家区域分拨中心。在完善全国物流网络的过程中,软硬件平台的建立和维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康明斯IT部门的负责人,姜学锋带领团队对项目进行整体方案的设计,推动整个项目的产品方案落地。不仅如此,姜学锋还要与集团内部管理层进行沟通,确定项目的范围和目标、建立项目绩效目标。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则要设计项目计划,制定时间表,确定项目节点,根据绩效目标和时间线跟踪绩效,以及确定备选方案或解决方案等。在姜学锋的领导下,康明斯中国供应链能力的拓展项目最终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康明斯还开启了与京东合作的微仓(Micro)创新项目。姜学锋表示,与康明斯自己建设的RDC和PDC不同的是,微仓是与京东合作的仓库。此创新的模式在全球康明斯也属于首次,没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效仿,一切创新都以客户的需求为方向。目前,全国共有7个微仓,随着业务的扩展和推进微仓的数量还在不断优化中。而该项目的难点在于与京东的整合。在康明斯的数字化平台MP (MobileParts)上收到订单后,订单会被送到京东的系统,由京东负责发货和管理仓库。通过信息交互,订单的信息得以传递给京东。IT部门负责人姜学锋带领团队第一次与第三方京东进行全方位系统对接,也是第一次通过康明斯的订单系统去协同工作,完美做到信息流,实物流同步一致。随着数字化供应链网络的不断升级和健全,康明斯的供应链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物流服务得到完善。


多样数字化产品,推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转变  

2018年,在康明斯中国的SC供应链数字化产品项目(Cummins China SC Digital Product Program)中,姜学锋担任项目的IT合伙人和数字化产品的IT拥有者。在数字化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凭借专业的IT知识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姜学锋带领团队顺利地将业务需求转化为IT解决方案,最终得到成功应用。

姜学锋表示,保证供应链活动的成本可控、质量稳定和反应迅速是保障企业运营的重要一环,传统供应链因其难以保证充分的数字技术赋能,面临着诸多挑战,具有成本控制难、风险管理弱、响应速度迟的弊端。具体来说,传统供应链由于普遍缺乏数字技术的应用,难以真正共享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信息。当供需关系发生突变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活动难以协调甚至造成脱节,使业务活动由互相链接变成了各自为政,不仅导致可控性差也造成了高额的成本。此外,传统供应链往往缺乏良好的智能反应和流程处理能力,以至于在环境高度动荡或市场不确定时,难以快速适应并做出调整。而康明斯中国的SC数字化产品项目,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供应链的困境。

在姜学锋的领导下,该项目打造一系列数字化工具,适用于大量工厂。比如

姜学锋协同企业风险控制团队创立并开发了RCT风险控制平台。针对工厂的供应商风险和环境风险问题,姜学锋和团队收集了所有可能跟风险因素有关的全面和大量数据,并且该工具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获取。通过分析模型,RCT风险控制工具能够评估工厂的风险等级,如果发现比较严重的风险,就能够提前通过人工介入,进行改良,从而保证工厂供应商的稳定性。

另外,作为企业供应链部门,深知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至关重要。但以往的上下游协同基本处于原始的手工模式,效率低下沟通成本搞且存在大量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姜学锋创立了康明斯中国独有的iHub平台,并结合康明斯全球的MULE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可以非常高效率,低成本的实现上下游信息自动化和多部门协同高效工作。目前此平台已经对接了康明斯上下游,包括多个外部价值链(比如京东,支付宝,银联商务,企查查等),系统接口数量达100+,年数据交互达到千万,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信息的及时共享以及先进算法下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使得企业能够对供应链环节的变化提前做出预判,并随时做出调整,姜学锋所研发的数字化产品有效推动了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的“感应—反应”模式向“预测—执行”模式转变。“数字化供应链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姜学锋表示:“供应链竞争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企业发展布局的重要内容。未来,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供应链将向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文/邓韵)



责任编辑:刘月朋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