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领头雁 乡村振兴新典范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河津市龙门村党委书记原贵生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06-23 作者: 杨仁宇 赵占岭 魏志强

QQ图片20220623123153.jpg

二十大代表、龙门村党委书记、龙门集团董事长原贵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杨仁宇 赵占岭 魏志强

 

在黄河之畔的河东大地,有一个因“禹凿龙门”“鱼跃龙门”传说而闻名的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数十年来,龙门村人传承大禹精神,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循环经济产业,以勤劳和智慧续写新的传奇,成为全国有名的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共同富裕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近日,企业家日报记者冒着赤日炎炎专程前往河津市龙门村,对从党的十七大开始连续四届当选代表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龙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龙门集团董事长原贵生进行了采访。

                         01

 黄河西来自昆仑,万里咆哮触龙门。龙门虽为古渡口,但自古多水患,并非富庶之地。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贵生,从心底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为龙门村发展、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一番事业!”。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委员、支部副书记,到1996年8月任村党委书记至今,40多年来,原贵生始终没忘初心,一直在探索兴村富民的道路上奋发前行。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原贵生对建党精神深有感触。在他的心里,始终树立着“党建领村、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文化兴村、七有惠村”发展理念,他长期坚持“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略,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带领村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龙门村党委根据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先后在村里建了两个党支部,在企业建了5个党支部,实现了组织建制无死角。

龙门人深知,“村里的共享发展、民生福祉,靠的是村党委矢志不渝壮大集体经济”。在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村159名党员自觉向着“百亿产值、百年企业”的战略目标,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他们上班是“战斗员”,下班是“服务员”,把“党员就是及时雨,党员就是110”由口号变成了自觉行动,党建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党建、产业、治理互融共促的新格局,实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发挥作用”。

                          02

“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发展集体经济”。

地处山区、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让原贵生坚定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念。龙门村1988年兴办了一座年产2.5万吨的焦化厂,由于受到思想束缚和经济、技术、人才等条件限制,经营模式粗放,经济质量低下,成为龙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难以突破的瓶颈。1996年8月,原贵生担任党委书记以来,大胆创新体制,带领龙门村实行集体、个人、联户、股份共同参与的混合经济模式,多轮驱动,滚动发展,实现了现实版的“鱼跃龙门”新神话。

截至2021年,龙门集团拥有煤炭焦化、建材、电力、铁路发运、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七大产业,多个循环经济链条,实现全年销售收入35亿元,固定资产28亿元,名列山西省“企业百强”和“制造业百强”,还被确定为运城市“虎榜企业”和“龙榜培育企业”。2017年,龙门集团被省政府命名为“循环经济示范点”。

龙门村有着“百亿产值、百年企业”的宏伟蓝图。新竣工的172万吨/年焦化项目,属于国内最大的焦炉,总投资29亿元,提前4个月试投产,其配套的10万吨的LNG液化天然气和5万吨的合成氨及35兆瓦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附属工程也将于2022年8月底9月初全面投产,实现资源利用上的低消耗、高效率,可谓“榨干吃尽”,“零排放”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指日可待;特别是随着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将为集团新增年产值56亿元,将成为集团“百亿产值”目标的重要支柱。今年前半年已经完成销售收入30多亿元,几乎和2021年全年持平,龙门集团已经成功实现了高质量的转型跨越。

                          03

"龙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家喻户晓的人文故事,我们必须保护好、建设好、传承好”,原贵生书记饶有兴趣地说。自原贵生接任村党委书记以来,龙门村赓续大禹精神,致力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用绿色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着新型生态美丽乡村。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协调进步”,原贵生倡导树立“绿色、文明、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村党委持续推进母亲河绿化工程,构建了千亩湿地公园、千亩环村林带、千亩环企林带,依托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QQ图片20220623125631.jpg

建设黄河龙门景区,开发黄河湿地公园,打造黄河大峡谷山水画廊,挖掘禹门口红色基因,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套准四星级旅客接待中心——新龙门客栈,传播黄河文明、禹凿龙门、鱼跃龙门文化,实现了人文、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人在花海,楼在林中,花草繁茂,郁郁葱葱,村域林木覆盖率达到47%,绿色、生态、宜居的新龙门成为三晋大地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

                          0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龙门村党委始终坚持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长期投入文化工程建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陶冶职工情操,培育企业精神,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积极挖掘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是原贵生书记多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件事情。从2002年开始,该村每年举办大禹文化节,至今已举办20届,成为河津市重要的群众文化盛会。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文化搭台,先后完成了党建馆、龙门展览馆、民俗文化馆、大禹文化馆、警示教育馆、中国名村馆等9个先进文化阵地的建设;街心公园、鱼跃龙门文化园、益寿园等4个主题文化公园,为构建良好社会风尚和精神文明氛围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村党委十分重视让先进文化充实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村里的主干道、广场等醒目位置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利用村级电视台、报纸、微信平台、广告栏宣传好人好事,树立社会好风尚;依托“道德大讲堂”、“乡村文化礼堂”等阵地,让群众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开展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及五行文明户评选,弘扬社会正能量;适时开展慰问、送温暖活动,激发村民“爱村爱企爱龙门”的主人翁责任感,为龙门的发展凝聚力量。

                        05

“亲爱的党,我想对你说,我将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将无我,造福村民。”这是建党100周年之际,原贵生书记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在北京接受全国“两优一先”表彰时的一段视频中录下其对党的表白。原贵生书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龙门村党委始终坚持发展成果与村民共享。自原贵生接任村书记26年来,村党委向村民承诺的每年实施“五个一”惠民工程年年得到落实。     

 ——依托村办企业,吸纳村民就业,目前安置就业1600多名。   

 ——3800口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全部入住高标准住宅楼,享受城镇化实惠的舒适配套,并每人享有5万元的房屋改善基金和优厚的房屋补贴待遇。

 ——建设了老年公寓,为60周岁以上老人按年龄段每月发放500、550、600、650元的养老补贴,百岁老人每年享受2万元养老补贴。

 ——坚持每年为村民分红,2020、2021连续两年每人分红5100元,多年来村民人均分红超过5万元。

 ——村民的养老、医疗保险全部由集体买单,村民的医疗费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剩余部分全部由村里承担。

 ——重视教育事业投入,二十年来先后投入四千余万元改善教学设施。设立优秀师生奖学金,每年为教书育人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予以重奖,为职工和本村子弟考入大学一本的奖5000元、二本的奖3000元、高中达线的奖1000元,累计投入奖学金300多万元。

除此之外,龙门村对就业大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特别优待,村里规定在龙门村连续工作达到10年以上工龄的教师和集团员工均可享受荣誉村民待遇,除其他福利待遇以外,年终与村民一样领取相应的分红款,使外来务工的人在龙门村能够找到归属感,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截止目前,龙门的企业里有400多名就业的大学生,除薪酬高于周边其他同行业外,男职工还有“五险一金”,女职工还比男职工多了一项“生育险”。

共建共享向未来。目前,村内有3800多人,加上荣誉村民超过了4000人,人均年收入突破了3.8万多元,高标准实现了党十八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七有惠村”,标志着龙门村全面迈进了小康社会。

近年来,龙门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小康楹联文化名村”等多项殊荣。龙门村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原贵生本人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功勋企业家等称号。

面对琳琅满目勋章、证书,原贵生没有停歇,而是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党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会更加努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千方百计保就业,百尺竿头保税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带领村民向着‘百亿产值、百年企业’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厚礼”。


责任编辑:蒋莉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