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还好吗?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2-04-27 作者: 本报记者 李友军

   2022年一季度,A股新股上市纷纷遇阻,迄今为止近90只新股首日收盘破发超过两成,3月份有12只A股新股首日破发,占32%。4月12日,成都海创药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也遭遇破发,首日收盘30.10元,比发行价低近三成;收盘市值29.81亿元,远低于IPO前私募股权融资估值。近日,股市震荡,特别是科创板新股“包赚不赔”的造富神话,烟消云散,令大多ⅤC/PE惊慌不安,不少股民议论纷纷。 

  为此,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内资深投行专家、深圳蓝海基金原执行董事刘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科创板企业破发和适用第五套标准等话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刘强先后从事股票发行、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获得四川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刘强说,今年成都市特别是高新区A股新股,呈现多年未有“井喷”现象,仅科创板有海创药业等多家企业挂牌上市。为适应科创板企业特点,上交所参照国际贯例,对预计在10~40亿五档市值企业,制定了五套标准,加上红筹和表决权四套标准,共九套上市标准。由于对上市企业业绩灵活和包容,问世不到三年的科创板,亦被业内称为“可闯板”,更有利于科技行业和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记者就市场关注热点,询问科创板上市标准的选择和偏好,刘强指出,虽然第一套标准使用率最高,但仅适合小市值、有收入和盈利的传统企业,目前约占八成;而“无收入、仍在亏损”如生物医药、互联网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至今约占不到4%。 

  实际上,选用第五套标准,既是那些无收入、仍在亏损的创业企业“提前入市”,也是投资人的“风险投资”。刘强说,在企业的核心技术、生产组织、市场客户认同和团队磨合,还未经市场检验,面临企业管理团队执业水平、实控人道德风险和投资人认同等。换言之,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在股市震荡时自然引起资本市场参与各方的特别关注。 

  记者问到市场关注的海创药业,是今年成都市第五家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为何也破发?刘强分析海创药业团队,在海归博士陈元伟带领下,基于氘代技术和PROTAC靶向蛋白降解等技术平台,以开发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Best-in-class(同类最佳)、First-in-class(国际首创)药物为目标的国际化创新药企业,2018~2021年,前两年营业收入仅356万元、423万元,后两年“颗粒无收”,扣非归母净利-0.522亿、-1.25亿、-4.55亿和-3.45亿;换言之,企业上市前创业“烧钱”,估计上市后一段时间也将亏损。 

  记者继续提问,目前采用第五套标准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有哪些呢?刘强说,至今泽璟制药、百奥泰、神州细胞、君实生物、康希诺、前沿生物、艾力斯、欧林生物、金迪克、迪哲医药、上海谊众和海创药业等,采用第五套标准,先后登陆科创板。例如康希诺,首发价209.71元,号称科创板股价“亚军”,但2020年营业收入仅1854万元,亏损3.97亿;2021年推出抗新冠肺炎疫苗,业务爆增,产品投放市场并主要销售境外,全年收入42亿、净利润19亿,最高股价曾经摸高798元,目前也在190元上下。而科创板采用五套标准上市的大多数公司,至今仍处于“创业”阶段,多在亏损。 

  最后,刘强特别强调,上交所科创板设立至今不到三年,备案重点在于合规性形式审查和信息披露,不做实质性判断。一旦选择投资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应该知道可能的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充分理解价值投资和奉行长期主义,增加目标企业专业功课,保持跑马拉松耐力,而非百米冲刺爆发力,避免在投资和收益的博弈中,半途而废。

 

责任编辑:戴琳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