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有度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09-03 作者: 王慧

  “人生而有欲”,但贵在“知止”。唯有以“知止”为始,才能以“得”为终。《止学》以明智透彻的哲理,通过如何去认识人生中的名誉、权利、利益、交友等问题,告诫人们加强修身养性、注重道德养成,避免滑向人生的沼泽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懂得知止,就是把握好做人为官尺度,让权力套上“紧箍咒”,给言行划出“警戒线”,为自己的心加上“戒”的笼子。

  《增广贤文》有云:“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止,意味着心中有度,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不受干扰。“知止”二字的背后,更为深刻反映的是一种清明心性,是一种尊道贵德、做人标准与追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取得多大成就,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忘掉当初的誓言,永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立身干事的座右铭,时时回顾,常常对表,不断校正前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止有度,行稳致远。

  不可否认,那些在镜头下忏悔的官员,他们起初也是一名好干部,工作中兢兢业业,担当有为,但随着权力增大,逐渐放松警惕、逐渐迷失了自我,忘了为什么出发,忘了最初的本心,让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淹没了敬畏,背弃了起初的誓言,最后身陷牢狱,不得善终,成为反面教材。这些典型案例警示着每一个党员干部,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都要做到“进不失廉,退不失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于内而不争虚名,就不会有屈辱;知止于外而不贪得无厌,就不会有忧患。知止,就是在对待名利上有一份超然脱俗的心态,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得有所舍,知道适可而止。做到知止是对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正所谓“不谨小节终失大节,不积小德终失大德”。多一份邪念,就多一份危险;少一份贪欲,就多一份超然。贪婪的人可能暂时得到不少实惠,但付出的却是人格和灵魂的代价,为群众所不齿,为历史所唾弃。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律己正身,严格按照组织纪律的要求行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才能知恩为民,知责奋进,知足务实,知止清廉。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一个人只有时时、事事、处处知止而为、行止有度,才能成功、平安、快乐。作为党员干部,如果懂得知止,对名利多一些淡定,对进退得失多一些坦然,就不会患得患失、盲目攀比以至于违法犯罪、身陷囹圄。(李怀华)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