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贫被拒,不必为“冰花男孩”的情感所羁绊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12-11 作者: 杨艳

 2008年1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填转山包村的10岁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也被网友称作“冰花男孩”。12月8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自己想申请贫困户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的名额,但是都没有被批准。该村村主任王刚明9日告诉记者,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他已经递交过,但是不够评定标准未被获批。(12月10日《北京青年报》)

  是否符合贫困户评定对象,是否有资格获取公益性岗位,既遵循着“两有三保障”的硬性标准,也遵循着“有比较才有鉴别”的情理法则。在硬性标准上,云南省印发的2019年度《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的通知》贫困户退出标准中,涵盖了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等几项关键指标。无论是住房安全,还是义务教育,以及王福满每月近4000元的务工收入,对照每项指标不难发现,“冰花男孩”家没有一项符合贫困户贫困户评选标准,未被获批符合事实认定情况,说明当地在执行标准上还是比较严格的。

至于公益性岗位的获得,需要以贫困户资格作为前置条件,于情于理都不容置喙。同时,总体比较看,“冰花男孩”的经济状况在当地也算得上比较好的,如果连“有车有房”“条件尚可”者都可以获评贫困户,取得公益性岗位的名额,势必损及社会公平正义。从法理上讲,“冰花男孩”的父亲王刚奎有权这么做。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但并不意味着每种申请都会获得通过,每种诉求都会得到满足。从情理上讲,因为有了“冰花男孩”头顶风霜上学的特殊背景,其父亲申请贫困户被拒后在网上发贴的做法,则又让人内心五味杂陈。

2018年1月9日,“冰花男孩”因为一张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偶然的内部工作照片能引发网络围观,社会良善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但事实上,“冰花男孩”固然是个体的模样,却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形象浓缩,类其者不知凡知。有过此经历者被勾起了内心感同身受的记忆,无此见历者也被场景所感动,让内心朴素的情感此际充分溢露。同情抑或指责,本质上还是法与理的评判。

确切说,有了“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等扶贫领域的公共事件发生后,对“冰花男孩”之父申请贫困户被拒的做法,若是没有理性的认识与判断,则很容易被先前朴素的

情感所左右,而忽略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但情归情,理归理,在社会爱心给予“冰花男孩”们以同情与援助之时,如何避免因为过度关注和呵护,而出现情感绪的变化、思维上的改变和价值上的走偏,是当前需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否则,关心、爱护、救助式的给予与保护,就会成为伤害并产生负面示范。

   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个体要避免被“感性的情感所控制”,实现“理性的事实评判”并不容易。多数情况下,我们极易出现情感上的偏好,并最终导致对事实本身的无视。情感左右下的情绪偏好和认知偏差,会带来某种强烈的暗示与诱导,让相对一方产生路径依赖式的错觉。在情感上,我们反倒不希望“冰花男孩”的父亲提出权利救济式申请,并陷入“利用舆论”的嫌疑中,破坏了存于内心的美好印记。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有了“冰花男孩”的社会关注度,那张申请和那篇网贴,都让我们对“冰花男孩”的标签有了新的感触。

    此争议真正的价值在于,有了“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和“云南昭通一村民拒绝签字脱贫被通报”的一系列新闻后,在当前这个情感稀缺而又泛滥的时代,如何避免被情感所羁绊,而培育基于事实上的理性情感和公共认知,既是一个素养维度,更是一个文明指向。(唐伟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