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退 不胜不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键时期的几点思考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20-03-04 作者: 张璐

 ■ 宋开荣

新冠肺炎疫情从2019年12月在武汉发生以来,迄今已有两个半月。在这场全民抗“疫”战争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已发生了积极变化,湖北省以外多省连续两天无确诊病例。与之相对应的襄阳市更是表现尤佳,以连续多日新增病例为零,这说明襄阳市疫情达到或进入拐点阶段,决胜在望!胜利在望!

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随着复工复产、疫情输入和人员集聚传播等存在诸多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我们仍有必要及时并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此场疫情“大考”的应对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梳理与思考。笔者结合一线实情,建议需从7个方面入手,以明了的“七字诀”统筹应对、深化,则疫情可休矣。

第一,切忌一个“捂”字,关键在于一个“露”字。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在短时间内无法弄清楚的疑难问题,比如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极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较大局面影响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地、大胆地暴露,千万不能捂盖子,一旦“捂”不住,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发现新情况、新问题的第一“发现者”不能“捂”,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处置决断的领导者更不能“捂”,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捂”是“捂不住”的,新事物、新情况终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只有敢于暴露问题才更有利于对症下药。

第二,切忌一个“慢”字,关键在于一个“早”字。对于像新冠病毒这样的极易产生很大的不良后果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捂”是常识,“暴露”是前提,紧随其后的就要体现一个“早”字了。“暴露”了,反应“慢”,照样贻误战机。如何抓好“早”?即发现苗头要早报告,便于决策者“早知道”“早决策”“早处置”,如果不充分体现一个“早”字,是不能快速(早)反应、快速(早)决断、快速(早)处置的,一旦“疫情”快速扩散,大量传播,处理难度就会难上加难。所以,切忌“慢”,尽量“早”,处理重大突发事件唯“快”为要,唯“早”为要!

第三,切忌一个“软”字,关键在于一个“狠”字。对于像新冠肺炎疫情决不能有“心太软”的毛病,更不能犯“手太软”的错误。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传染的敌人,致命的杀手!对于“敌人、杀手”绝不能“心慈手软”,要“狠”字当头,要下“狠手”,要痛下“杀手”,绝不留余地,绝不留后患!同样,对于防控“敌人”“杀手”的措施也不能像棉花条一样“软弱无力”,要上“硬”措施,下“狠”手段,要清醒地明白软弱是对“敌人”“杀手”的宽容,甚至是放纵!对“敌人”“杀手”的防控措施要“心狠手辣”,就是对人民的最好的保护,对疫情的最好的防控!

第四,切忌一个“虚”字,关键在于一个“实”字。我们学习要虚心,不然学不到知识;我们待人要谦虚,不然没有合作伙伴。但对于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敌人”“杀手”来不得半点虚,要的是无处不在的实、无处不钻的实,一旦我们“虚”,它们就“乘虚而入”。所以,一是我们思想上不能“虚”,要做到“心不虚,底气足”,要有战胜敌人的信心,要有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决心;二是我们行动上不能“虚”,坚决不能虚而无力,坚决杜绝虚与委蛇,要特别强调“实”字,要出“实”招、动“实”枪,坚决不能以我们的虚对敌人的实,否则我们会全军覆没。要始终坚持以我们的实对敌人的实,或以我们的实对敌人的虚,只有这样,防控才有可能有实际进展,有实际的战果,只有始终从思想上到行动上脱“虚”向“实”,求真务实,才能所向披靡、决战决胜!

第五,切忌一个“疏”字,关键在于一个“堵”字。我们知道,对于水的泛滥,小则堵、大则疏,疏、堵结合,这是自然的准则。而对于像新冠肺炎疫情的汹涌之势,则需侧重于一个“堵”字。因为水与人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带来的病毒的传播性,而水的自然性不会带来传播性。“堵”是防控新冠病毒传染与传播的最有效、最好的方式。无论是对原始病毒的防控,还是对二代、三代病毒源的防控,一定要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无论是大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还是小到确诊病例的集中救治,疑似病例的隔离以及对密切接触者的留滞观察,都是采取的“堵”的策略,千方百计“堵”住病毒传染、传播的源头;决不能放任不管,决不能疏忽大意,决不能疏而有漏。反之,“疏”字当头,就会给病毒可乘之机,不仅有可能使病毒乘疏而入,更有可能使病毒随疏而动、随疏而散,这样,再想堵就难上加难了。所以,一定要“堵”字优先,堵住源头、堵住漏洞,围追堵截,并形成强大的防控“堵”字长城,才能围而歼之、堵而歼之!

第六,切忌一个“粗”字,关键在于一个“细”字。我们知道,“粗心大意,往往犯错”,对于防控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无孔不入的致命敌人,既不能在思想上“粗心”,也不能在行动上“粗放”。思想上“粗心”,就会在防控计划上、方案上不缜密、不周密、不完善;行动上“粗放”,就会在防控措施上大大咧咧、粗枝大叶、漏洞百出,甚至使防控之门千疮百孔,形同虚设。老子的《道德经》讲,“天下之大作于细”,思想上细心就会使我们的防控计划和方案密不透风、滴水不漏,行动上细致就会使我们的措施没有破绽、没有短板、没有盲点。思想上、行动上再精益求精、细致入微,那么新冠病毒就会无处可钻、无处可逃,我们的防控工作就会万无一失。无论是防控高层,还是防控基层,只有坚决杜绝“粗心”,切忌“粗放”,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细心、细致、精细,我们的防控阻击战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第七,切忌一个“松”字,关键在于一个“严”字。“严是爱,松是害”,用于对像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恰如其分。纵观世界历次疫情控制的经验,“严”字当头,严管严控才是防疫最根本、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及密切接触者都要严管隔离,应收尽收、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才能切断传播途径,这体现了一个“严”字,如果稍有放“松”,就会加快 感染者的数量,酿成更大的灾难。严是一种自觉,严管严控更要从根本上、从源头上、从行为举止上进行规范,如果稍有放“松”,不“严”管食品卫生、不“严”管个人防护,不“严”查制度规范,不“严”究纪律行为,疫情就会乘“松”而入、会卷土重来。“吃一堑长百智”,疫情防控要“严”,日常预防更要一严再严,查漏洞、补短板、找盲点,马虎不得,更“松”懈不得,疫情防控,唯“严”不破,唯“严”才能战胜一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纵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任何艰难险阻所压垮,总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中砥砺前行,不断进步。七个“切忌”,七个“关键”是从国家层面、省市层面、企业“战疫情、严防控、促生产”实际工作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关问题的思考,由于信息量有限,思想力不够,认识也不够深刻,理解也不够透彻,遗漏之处在所难免,但若对本企业的防控工作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有所裨益的话,则是“不幸之万幸”!

图片 6.png

(公司每天召开防控领导小组调度工作会议)

图片 4.png

(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开荣对各车间防疫工作巡查)

图片 2.png

(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开荣对岗位的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进行检查)

( 摄影:杨建华)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