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文:中小企业如何把握新基建机遇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20-05-14 作者: 张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640.webp.jpg

“新基建”前所未有地进入到高层的布局之中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是相对于以往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而言的,涉及5G网络、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1月 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 月 14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 月 21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 月 23 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一连串的会议,“新基建” 前所未有地进入到高层的布局之中,极大地强调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新基建”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2020 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 6.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4.9%。

关于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有观点认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新基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亟须挖掘新潜能,增添新动力,新基建因而格外引人瞩目。“新基建”背后涉及的投资项目,将带动数万亿投资,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竞争力,改善民生福利。新基建既能稳投资、稳增长,也符合促创新的政策目标,将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新兴技术的普及和新兴产业的涌入对企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所带来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消费升级将会反过来再次带动投资的正向增长。

疫情倒逼数字经济的加速应用

疫情防控期间,数字经济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恢复生产、降低疫情传播、保障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疫情管控措施实施以来,数据深度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疫情防控的各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每天可以实时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疫情倒逼企业和人们重视和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进程。由于居家隔离,学生全面采用远程教学、中老年人不得不适应网上购物、员工普遍居家在线办公,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被疫情所迫适应数字化工作和生活,数字经济的国民基础得到全面提升。

此次疫情冲击下,受益于新技术应用,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科技信息服务企业、远程会议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结合的物流快递企业等,营收都呈现大幅增长。“线上买菜”变成了这个特殊春节假期的主流,购买需求大幅增长,场面异常火爆。除夕至初三,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 540%;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 321%;今年大年三十,叮咚买菜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0%。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也倒逼人工智能AI、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随着全国疫情逐步好转,当前正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机遇期。

数字经济转型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数据,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4%,数字经济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经济正在由“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升级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数据作为生产的核心要素,数据的生产、加工、处理、交易和消费,在整个经济链条中产生决定性或者基础性的作用。

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营销到服务等,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数字化也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现在正加快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经济发展转变。

对于制造业而言,数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是有效增强产业内垂直分工的效率,提高包括研发合作、原材料和中间件的稳定保障,以及服务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弹性制造能力,为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中小企业如何把握新基建机遇

作为产业转型和跃升的微观基础,数字经济转型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成为我国重塑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第一、借助科技平台,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过去但凡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改造,都离不开机房的建设和IT设备的投入,但这类数字化建设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实在太高了,中小企业难以投入不菲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科技开发,因此需要借助科技平台。如得益于云计算发展,中小企业不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和服务器,直接可以享受更加具有规模经济的、统一管理的、成本更低的存储和计算空间。再如,得益于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中小企业有了对接移动互联网资源的重要契机,能够更好地对接线上资源,实现快速发展。借助微信小程序免费流量的加持,从而集中更多精力去探索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商业模式。

第二、深耕“细分市场”。大企业或行业龙头,将主要完成“新基建”的平台搭建,但平台上的诸多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实施、完善,这就给中小企业留出了机会。中小企业要做“新基建”平台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深耕细分领域,因此在场景应用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节点上,中小企业要创造出比任何一个对手都多的资源和价值,这样才能在社会分工中找到一席之地。因此,未来中小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小而精,在细分领域中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更容易在新基建时代迎来大跨越发展。

第三、中小企业需要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模式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果说信息是对昨天的总结为主,那么数据是对未来的研判和预判。对过去商业数据的分析和深度机器学习,可以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通过数据模型搭建和分析,未来的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生产商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程度。如传统生鲜行业流通环节多、链条长、损耗大,抵御风险能力低,造成原材料缺乏或库存积压等。当前的供应链短板,急需通过数字化提高供应链管控能力。以农产品供应为例,我国农产品每年市场流通量在4万亿左右,但其物流损耗是20%左右,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损耗,都将是极大的节约。智能管控供应链通过数字经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当地的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链业务由线下汇聚到线上,为生态合作伙伴、政府、消费者提供智慧化服务,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第四、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借助数字化管理手段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改善管理模式。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所有的经营活动均围绕着产品和订单运转,在有订单的前提下,借贷的运营资金使用效率最高,但企业每次借贷为总量借贷,如果并不需要采购原材料的时间段,资金总是闲置的,将资金闲置成本累积到全年,对中小企业可能是不小的数目,如果可以对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财务成本将大大降低。

一些中小企业运营模式落后,如果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如为了提升企业采购工作,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会借助ERP中的采购管理模块来优化企业采购流程,减少采购浪费、增强盈利能力。

第五、加强与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网络化协作,实现技术、产能与订单共享。基于长期“你帮我一下”“我拉你一把”,永嘉形成了一个个特色来料加工基地:桥下镇主打纽扣代加工;黄田街道主打五金代加工、碧莲镇主打发夹代加工,通过协会牵线搭桥,来料加工点集聚地还开通了直通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地的货运专班……2019年,永嘉发放加工费1.5亿元,惠及2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近5000人,人均增收7000多元。

一些应急转型生产防疫物资的企业共享订单热火朝天,在袜业、金属加工等传统行业,共享订单也“流行”了起来。诸暨市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同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参与共享订单,通过网络化协作共渡难关。“国际袜都”诸暨市大唐街道有数万个加工户,3月下旬开始,加工厂累计数百万双袜子订单逐渐被客户取消了,一下子感觉到“压力山大”,但是有订单的厂商仍旧把订单部分拿出来共享,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迎来形势好转,让更多的工人能够维持生计。

第五、通过供应链、产业链整合上下游资源,提高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提高库存的周转率,如果通过订单反向操作使得平均库存接近于零库存,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此外,中小企业抱团整合内外部资源,可以大大提高中小企的运营效率。近日,菜鸟供应链与慈溪电商协会战略合作签约。慈溪产业带厂长们,从此有了“共享供应链”。慈溪是国内著名的小家电产业带,全球的疫情爆发,对当地小家电产业影响很大。3月,公司接到的海外取暖器订单,比往年下降了20%。即便是到手的订单,也不排除因海外疫情的加剧而取消。

企业要活下去,只能是外贸转内销,线下转线上。但快递公司无法确保当天揽收,导致发货时效无法保障,各企业的单量分散,导致谈判能力弱,物流成本高,大促期间发货量暴涨,仓配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发货,国内网购消费者的物流供应链能力薄弱,成为转型做国内电商的梗阻。

通过与慈溪电商协会的合作,共享供应链聚合慈溪产业带单量,整合仓配资源,对慈溪电商协会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物流方案支持和智能技术服务,并以超级经济的价格开放位于金华、武汉、广州等地的菜鸟经济仓,支持中小企业多地分仓。

文/周德文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