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聚焦脱贫事业 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11-19 作者: 杨艳

谈到此次出征“挑战杯”的感受,来自复旦大学的赵德明说,“我们的研究可能还有瑕疵,但如果可以给国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那就足够了。”

  在本届“挑战杯”决赛场上,赵德明团队带来的项目是“脱贫长效机制研究——基于中部三省四县的调查”。与他们同样关注脱贫工作未来发展的项目,还有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贫困退出背景下返贫脆弱性及长效遏制机制研究——基于宁德市的调查”。

  相比于其他脱贫工作研究,这两个项目似乎更具有前瞻性,对未来提出了同样的思考:2020年整体脱贫目标达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建立长效的解决相对贫困的机制?

  长效机制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持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赵德明和他的团队首先开始了长达两年时间的调研。

  “我们先后前往湖北、河南、江西三省的四个国家级贫困县,对包括贫困精准识别、产业发展、异地搬迁、兜底保障、官员激励、政治体制在内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赵德明介绍。

  经济学专业的赵德明,很快便发现了问题。

  “很多地方会提出采用‘入股分红’的形式,让企业带动贫困户。银行给贫困户贷一笔款,贫困户把钱入股到企业,企业每年会给贫困户返现,这是听起来很不错的做法。”赵德明说,“但是本质上来讲,这并不像是入股,更像是企业背上了债,欠了贫困户的钱。这对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对贫困户本身的长期发展也没有什么益处。”

  来自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专业的孙宗芹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业,但实际上的效果并不明显。

  孙宗芹介绍,“如果说当地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相关人才,那其实没有很大的旅游市场,不符合这种资本相对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对贫困户而言,没有经验和资本投入,是很难参与的。更多的贫困地区,更适宜发展特色农业和初级工业。”

  赵德明认为,不专业的产业决策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首要原因。

  “产业是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只有合理有效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才能稳固脱贫。”赵德明说,“有些贫困地区过于注重短期效果,动用过多外部资源,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决策。产业发展问题,需要引入专业的力量来解决。”

  同时,赵德明提出,驻村机制常态化和帮扶行为社会化也是未来扶贫工作稳步进行的关键。“一些基层村干部的治理能力需要持续长效的提升过程,还要依靠上级派来的驻村干部的常态化帮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只依靠驻村干部带来的社会资源和产业,如果驻村干部离开了,那么相关的资源和产业也就留不住了。所以还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建立贫困地区互信互惠的社会网络,以保证地方的持续发展”。

  人与产业相辅相成

  相较于赵德明团队偏向于宏观大环境的研究方向,福建师范大学的“贫困退出背景下返贫脆弱性及长效遏制机制研究——基于宁德市的调查”项目则聚焦于个体贫困户的发展情况。

  “宁德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区域,很多理念和做法非常有效,目前已经整体实现了脱贫,而且返贫率为零。”福建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资源专业学生林月介绍,“这也是我们选择宁德为样本的原因,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查潜在返贫风险。”

  林月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对于处于贫困线边缘的群体而言,再次返贫的概率很大。“可能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返贫脆弱性就会显露出来比如生病、就学、结婚、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返贫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无法用单一的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的提高来衡量扶贫成果”。

  通过对宁德市6个县526户的走访调查,林月发现,抑制返贫的关键在于人。

  “如果脱贫户的接受教育程度较低,会影响个人对于实际产业发展的判断以及未来的规划。”林月说,“同时,会导致个人对于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安于现状。所以,未来的核心要点便是人。不仅要做脱贫户本身的工作,还要吸引走出去的人为家乡贡献智慧和资源。”

  那么,如何才能让脱贫地区人丁兴旺,成为林月团队探究的关键一环。

  “人与产业是鱼与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林月说,“有了人,才能有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好了,也会吸引带动更多的人。”

  作为自然地理资源专业学生,林月对于脱贫地区的特色资源产业尤为关注。在两年前的一次走访中,林月发现,当地一个小山村收入普遍偏低,很多青年都离开村子外出谋生。“当时我们就建议当地测量一下土地的硒含量。”林月说,“结果发现当地的土壤是富硒土壤,种出来的富硒大米每斤可以比其他大米多收入15元,这样农民通过种植大米,收入得到了很实在的提升。”

  这个案例给了林月启发,“这种特色产业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既发挥了当地的资源和地理标志优势,又可以实现脱贫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林月看来,了解每一户每一人的具体需求,有助于帮助脱贫户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首先针对脱贫户的具体需求和具体情况,做了一项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土地拥有情况、是否有患病家属、二代教育情况、是否缺钱缺资源等,对脱贫户进行多维度的可持续生计分析”。

  林月认为,通过分析,可以制定满足脱贫户生计需求的方案,维护脱贫户的生计安全,并且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以及防止二代返贫。

  返贫抑制不是朝夕之功

  谈到做相关研究的初衷,赵德明说,“我们的团队成员基本都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对扶贫工作比较关心。在合作之前,都通过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做了很多各自领域的调研。在结项答辩会上被各自的项目吸引,互相结识,可以说是志同道合。通过大家调研结果的整合和交流,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与赵德明团队一样,林月最早接触到脱贫工作也是源于暑期社会实践。

  “当时参加了一个林下经济调查的实践项目。”林月回忆,“当地的林地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农民生活却比较贫困。看着他们守着青山绿水,却没有产业支撑,就特别想依靠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出一分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祁新华认为,暑期社会实践可以给学生很多机会,培养他们的科研、思考和实践能力。“他们暑期实践回来以后,就一直在问我一个问题,是不是到了2020年就没有贫困了?这些脱贫户可以实现致富吗?我当时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就鼓励他们,可以去做个研究。”祁新华说,“这种科研的实践,既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帮助脱贫户探索可持续脱贫致富之路,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

  在祁新华看来,抑制返贫并不是朝夕之功。“比如民众内生动力的激发问题,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容易,但是改变精神层面很难。关于二代教育问题,也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包括政策的稳定性等方面问题,都不是立马可以见效的。”祁新华说,“我觉得学生们做这样的研究,最重要的收获,可能在于通过调研学习,展现了他们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以及做社科研究的人文精神。”

  “有的学生在调研期间,会主动给贫困户捐钱,给小孩子买礼物,看到有的村子交通不便会想办法帮助他们修路。对于学生而言,已经不只把项目看成项目了,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些收获在高校育人层面是难能可贵的。”

  赵德明在谈到对扶贫工作的理解时表示,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咱们国家在脱贫攻坚事业上的成就,真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做到的。我在没做这个项目之前,体会不到这其中的艰辛。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探讨,如何让这一项正义而伟大的事业,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下去。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对赵德明团队来说,参加本届“挑战杯”最大的收获,是接触到了很多顶尖的学者老师们。“老师们的建议和指导是非常珍贵的,通过这次学习,下一步我们会扩大调研范围,采集更多的样本信息,把这个问题持续关注下去”。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