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假广告带来的信任危机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12-13 作者: 杨艳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日前,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在重庆某百货有限公司欧莱雅专柜发布的印刷品广告,因其内容含有“8天肌肤犹如新生、奇迹水肌底精华露、无论年龄、无论肌肤状态、众人见证8天奇迹、肌肤问题一并解决……”被认定虚构使用商品的效果,违反广告法规定被处行政罚款20万元。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因(其生产的号称“全静音破壁机”被指产生噪音)虚假广告问题,也被处以348万余元的罚款。

欧莱雅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化妆品公司,其旗下的化妆品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而苏泊尔也是国内知名的小家电品牌。如今,这两家知名公司因虚假广告受到处罚,让广大消费者蒙受损失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信任危机。对于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来说,是巨大风险,也是深刻教训。

虚假广告重创企业信任 破坏社会诚信

据《中国质量报》报道,近年来,除了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虚假广告宣传紧跟其后,成为影响企业声誉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5万余件、罚没金额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和292.7%;查处各类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案件8104件、罚没金额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2%和17.0%。

近年各类虚假广告案例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大品牌如法国欧舒丹以及雅诗兰黛旗下倩碧等,都曾发生过因广告宣传语误导消费者而被相关机构点名处罚的事件。我国本土企业如相宜本草也曾多次因产品虚假宣传被工商部门处罚。这种由虚假广告宣传导致的声誉危机,其性质是欺诈欺骗,是典型的主观恶意行为。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企业品牌创建非常不易,如果只顾眼前利益,靠弄虚作假、不实广告换取不义之财,培育的消费者信任便会逐渐崩塌。

虚假广告夸大或虚构产品质量、功效,具有较强的诱惑性,导致消费者无从甄别真实信息而致利益受损,挑战传统商业道德,损害法律的权威,破坏社会诚信体系,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守住营销底线,避免突发危机

虚假广告不仅损害企业自身形象,让企业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度,增加了舆论的不满。企业应该守住营销底线,政府要齐抓共管,杜绝虚假广告的泛滥带来的危害,共同避免因诚信问题带来的各类舆情风险。

首先,要有风险意识。

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风险意识,以诚信为本,并将其贯穿从生产经营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因为一时的利益而触碰法律的底线,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创建形象不易,要毁掉却可能只要几个疏忽、几次过错或一场事故。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企业只有汲取教训,守住营销的底线,在市场上开展正当竞争,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

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秩序、打击虚假广告的必备动力。只有多管齐下,补齐监管短板、释放治理效能,对于虚假广告造成对消费者侵权伤害的,应重点治理,加大处罚力度。

同时,可以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发布虚假广告的企业纳入信用“黑名单”进行公示,发挥部门失信联合惩戒作用,引导企业诚信合法经营。

另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社会进行法规和诚信道德商业文化的宣传,凝聚全民共识,增强企业和各类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的意识,推动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环境的健康发展。

(作者:人民网新媒体智库高级研究员 刘星星)

原文链接: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9/1213/c209043-31504688.html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