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产权交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09-20 作者: 张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成都农交所”)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造福百姓”的宗旨,以农村产权交易促进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推动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当如何用”的难题,撬动大量资本向农业农村集聚,充分释放了农村产权价值,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民就地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十年磨砺,成都市围绕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形成了一套服务乡村振兴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成都的实践

(一)强化政策支撑,筑牢市场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国务院专门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方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全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农村产权入场流转交易办法、成都农交所分支机构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成都农交所建设规范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在省市政策支持下,成都农交所努力在制度创新、模式构建、品种设计等方面积极探索,全力为4大类21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服务,有效激活了农村要素市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成都农交所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1.6万余宗,金额近1000亿元,约占全国11家同类交易场所交易总规模的一半。已发展成为全国交易规模最大、交易品种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善的专业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综合性乡村振兴发展平台、特色性农村金融服务平台。

(二)盘活农村产权,助推乡村振兴

面对乡村振兴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权的支撑作用,始终坚持将制度设计作为重点和前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牢牢抓住流转交易这个核心环节,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农村产权的交易,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退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的交易,积极开展涉农资产处置服务。通过集中发布信息、组织流转、价值发现,实现流转对象多元化,产权价值最大化,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实现了适度规模化经营,引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全市30亩以上规模流转占比为60%,催生了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500余家,农民合作社10000余家,家庭农场近5000家;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为乡村建设营造“引得来、留得住、做得久”的发展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农家乐”“川西民宿”等特色乡村产业,产生集聚和辐射效应,带动了20多万农民群众就地就业;通过“持证准用”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招商,累计撬动600多亿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规划建设理念和“1+N”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建成150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改善了45万户150余万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多年的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制度红利,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35元,是2008年的3.4倍。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2008年的2.61∶1变为2018年的1.9∶1。农村产权交易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效初显,初步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三)交易对接金融,金融服务“三农”

2015年以来,成都农交所紧紧抓住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契机,大力探索“以交易促进融资,以融资促进交易”,努力开创交易与融资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一是积极对接银行机构。与民生银行、成都农商银行、成都银行等银行机构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努力将成都农交所的平台优势与银行机构的金融优势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指标贷”,累计为10个美丽新村建设项目实现融资2.25亿元,有效缓解了项目投资方的资金压力。通过银行机构的深度参与,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近5000笔,金额超过200亿元。二是积极对接保险机构。探索“鉴证+保险”模式,得到锦泰保险、中华联合保险等保险机构的支持,将成都农交所出具的交易鉴证书作为购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核心要件,节省了保险供需双方的信息筛选和对接成本。累计促成70余宗农村土地经营权项目参保,参保金额2312万元,有效分散和化解了项目参与农户、投资人、业主方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履约风险。三是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与成都新农村建设协会等机构联合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路演和项目推介等活动,为偏远地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募集实施资金;积极培育金融服务联络员,对全市16个涉农区县、258个乡镇、3000余名农村金融服务联络员进行全面系统培训,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提质增量,再上新台阶。近年来,通过引导推动更多农村产权入场交易,不断丰富供需主体,充分发挥交易平台在金融服务中的价格发现、市场集聚和资产处置优势,形成了政策支撑、重点突出、风险可控的“交融结合”新机制,初步解决了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拓宽市场范围,共享发展成果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范围越大,价格发现就越充分。为此,成都农交所坚持以“线上统一、线下联合”的思路,不断扩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范围。目前,在成都市内16个涉农区(市)县设立了分支机构,在镇村两级设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中心),构建了市、县、镇、村“一竿子插到底”全市全域覆盖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鼓励引导、市县分级交易、镇村宣传初核、社会支持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成都市努力发挥首位城市的主干作用,推动成都农交所与省内兄弟市州共建共营,努力把农村产权交易的网撒向全省,共同形成全省统一、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目前,与德阳市合资共建的德阳分所,一年来已累计实现各类农村产权交易15亿元,是省内其余19个市州(除成都以外)同期交易总额的4倍,有效助推了德阳乡村振兴。同时,成都农交所还与省内17个市州、120个区县实现了联网运行,目前正抓紧与眉山、资阳、攀枝花、宜宾、巴中等市合资共建分所。在努力服务全省的基础上,成都农交所积极探索跨省合作,已与天津农交所、重庆林交所实现“项目互挂”,帮助贵州安顺市、内蒙古科右前旗和敖汉旗等省外地区发布农村产权挂牌信息,助推更多地区乡村振兴。

农村产权交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一过程中,农村产权交易至关重要。

(一)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农村土地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流转交易,农村产权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推动农业深度转型,产业落地和升级发展。一是促进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催生各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崇州市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打造了十万亩高标准农田,成为了成都市一大农业旅游亮点。二是推动各类以特色产业为导向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如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的“妈妈农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人气旺盛的休闲旅游地和乡村振兴培训基地;驰名全国的“多利农庄”则向世人展现了生态观光农业和经典中式园林有机融合、交相辉映的川西田园风貌;大邑美轮美奂的“香溪谷”、新津永不落幕的“农博园”等大型项目都是依托农村产权交易,推动传统农业向创意农业、休闲旅游等现代特色农业转型的具体体现。

(二)有力促进农民群众增收

将农村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本,让农民群众畅通处置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资产,分享改革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收益,是农村产权交易的根本意义。借助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信息发布、辐射范围和专业手段等优势,将大幅提升农村产权的交易价格,促进农民集体和农户增收。如2015年,广元市剑阁县公店乡一宗全省首例集体林权竞价交易由成都农交所组织开展,9家意向竞买人报名参与,经过50多轮竞价,从最初每亩120元的起始价竞价至每亩455元,溢价率达280%;2018年,都江堰市聚源镇一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成都农交所公开竞拍,经过积极宣传推广,包括两位海外华人企业家在内的7家意向竞买人报名参与,每亩25.8万元的起始价经过100多轮竞价,最终以每亩124.5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371%,为农民集体和农户一次性增加财产性收入1600多万元。在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将农地流转后进城或在当地产业项目务工就业,将增加更多收入。

(三)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优化了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显化了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实现的级差地租返还到农村,以生活方式转变带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成都十年来,通过成都农交按照“1+N”模式配套了劳动保障站、卫生服务站、人口计生服务室、社会所进行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招商,撬动社会资金建成了一大批农村新型社区和聚居点。这些农村新型社区都配套了水、电、视、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并综合文化活动室、警务室、全民健身设施(场地)、农贸市场、垃圾转运站、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及幼儿园等不低于13个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初步实现了城乡群众生活同质化,为“人往哪里去”和“可持续发展”找到了重要出路。

(四)带动和促进农村金融快速发展

农业类贷款天生存在小额分散、抵押物不足、企业管理不规范和信用评级较差等特点,银行不愿意贷款到农村。为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多年来,国家和各省都出台了大力促进解决农村融资的办法,一些地方还大胆创新试验,但从根本上仍未有效解决。成都实践表明,农村产权交易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根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交易的规模和频次决定了农村产权的市场价格和流动性的高低,为银行贷款畅通流向农村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一是通过农村产权公开市场交易,在不同区域形成了相应的价格,以此作为银行贷款的参考,解决了银行贷款抵押物价值难以确定的问题。二是通过农村产权的规模化流转交易,诞生了的大量农业产业项目,其建设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辟了农村金融发展蓝海。三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形成的不良资产,可以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快速处置和变现,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解决了后顾之忧。

(五)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在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强制交易。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实行村民“民主议事”,把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交给群众讨论,“民事民议,民权民定”。各类农村产权通过阳光交易,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桌面下交易”的原始状态,杜绝了私下流转造成的低价贱卖,有效维护了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合法权益。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堵住了信息不公开、不对等的漏洞,规避了经办人员的廉洁风险,保护了基层干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村民自治”以民主方式培养农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基层治理机制的完善,将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作者: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 秦仕魁 唐鹏程,秦仕魁系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唐鹏程系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