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书包”8年为村民送书上万册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10-17 作者: 杨艳

赵家庄村村委会“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将图书送到护林员手上。赵家庄村村委会供图

青龙街道乡愁书院。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文凌/摄

  杨志荣的“流动书包”背了8年。每周的一三五,他都要把三四十本书放入方方正正的书包里,带到11个村小组,其中最远的距离村委会12公里。

  杨志荣是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办事处赵家庄村村委会“农家书屋”的专职图书管理员,自2011年10月赵家庄村村委会推出“流动书包”制度以来,他已经背坏了3个书包。

  书包很沉,但杨志荣喜欢背。“图书室每天打扫,但是根本没人来看书”,背着书包去村小组活动室,村民们就会来翻翻。入村的时间长了,哪个村哪个人喜欢看什么书,他都知道。去之前,他会给他们找好图书,不让村民失望。

  “我们送到村里,农家书屋的书基本能用上了。” 杨志荣说。

  早在2008年,赵家庄村村委会的农家书屋就建了起来,但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很少有时间、也不习惯来村委会读书,农家书屋大多时候闲置。

  闲置的图书让赵家庄村村支部书记李海涛心里发慌,他想到了每周都要去村小组上门服务的村干部们。

  李海涛介绍,2010年,为了不让群众多跑路,赵家庄村村委会改变工作作风,村里的为民服务站不再坐等村民上门办事,每周的一三五,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部门,如农业、土地、审计、法律纠纷等,工作人员就会带着公章和相关文件,来到每个村小组,为村民现场办公。11个村小组,工作人员每个月要去每个村小组4次。

  在李海涛看来,村为民服务站前移,农家书屋也可以前移。村民不仅可以政策咨询不出村、就业服务不出村、办理社保不出村、劳动合同管理不出村、申请政策补助不出村,借书看报也不用出村了,方便那些在家务农又愿意学习的群众。“这是村干部改变工作作风、做好群众服务的基础。”他说。

  2011年,流动的村为民服务站增加了一个“流动书包”,靠着这个小小的书包,杨志荣为11个村小组送去了近3000册图书。

  杨志荣发现,村民们的阅读喜好大多为文学类、生活类和养殖类。每年12月到次年2月的防火时间,阅读量最大的是守在各个山口的护林员。“守林工作枯燥,看书可以打发时间。”一个村委会有15个卡点,杨志荣每次都会专门去这些卡点,给护林员送书。大田亩村的李双富,每次向杨志荣借五六本,大约一周能看完,《亮剑》《杨虎城大传》《中国远征军》《退伍兵》《市长日记》,都是他看过的书。

  据村干部观察,自从“流动书包”进入村庄以来,村民的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提高,“过去讲国家政策,村民听不懂也不听,自干自的。”李海涛说,现在村民会主动向图书管理员提出“带点报纸来看,了解一下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赵家庄彝族群众较多,村委会不仅靠“流动书包”把文化送进村庄,还努力把村庄的彝族文化留存下来。

  在赵家庄村村委会“农家书屋”的旁边,是赵家庄彝族文化村史陈列室,这个有两间屋子的村博物馆,用实物和图片记录了赵家庄彝族群众的生活习俗、农业生产、服饰演变、文字文化以及有代表性的彝族家庭,博物馆里收藏的器物,都是村干部到各村小组收集来的。

  赵家庄送书进村、送书到田间地头的服务模式,盘活了沉睡的农家书屋。此后,“流动书包”在青龙街道办事处各村委会 (社区)农家书屋推广开来。

  青龙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善永兴说,“流动书包”的推广,不仅激发了村民的阅读兴趣,也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建设。每年,村委会图书管理员都会到村民家中征求村民意见,使农家书屋购买的图书更有针对性。据不完全统计,8年来,青龙街道的“流动书包”为群众送去了1.2万余册图书。

  不仅如此,青龙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还与云南省图书馆签订协议,由图书馆每年给青龙街道提供1000册下架期刊。中心的工作人员把这些期刊分类整理,哪个部门到村里搞活动,他们都带着期刊跟着去。到了村里,打开汽车后备箱,让村民自己挑选。“喜欢看的就带走,只要登记一下,不用还回来。”善永兴说。

  他们还鼓励文化站到青龙街道的图书馆去借书,用“流动书包”送到村民家中,一个月后归还。

  图书馆建在青龙街道的龙川街。这条绿树覆盖的街道,路不长,却有两个网红打卡点:“乡愁书院”和“乡愁图书馆”。

  2017年,为推动农村居民的阅读率,云南出版集团与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实施在全省传统乡镇和村落建设100家“乡愁书院”。青龙街道用了20多天时间把原来一家机关闲置的食堂建成了“乡愁书院”,成为云南第一个建在乡镇的新华书店,也是云南的首家“乡愁书院”。书店的工作人员说,城区书店较少有人问津的科技类书籍,在这里大受欢迎,水电维修、烹饪技术、养生保健类书籍销量也不错。

  离 “乡愁书院”不远,是今年1月建起的“乡愁图书馆”。图书馆由青龙学校老校址的闲置教室改造而成,350平方米分为藏书区和阅读活动区,馆内藏书1万多册。

  “乡愁书院”和“乡愁图书馆”装修风格一致,所用的桌椅,摆设的电视机、水壶、婴儿凳、竹篮、凤凰牌自行车、电筒、台灯、饭盒、雪花膏等,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民族地区的老物件。青龙社区搞绿化的中子英看见书店墙上的老照片里,有自己身着彝族服装年轻时的照片;青龙学校教师唐会芬没想到,原来给学生上化学课的板书,还留在“乡愁图书馆”的黑板上。

  平时安静的龙川街,到了周末就成了青龙街道的乡街子(农村集市——记者注)。四面八方赶来做买卖的人,沿龙川街一字摆开,叫卖的、赶集的,把一条街挤得熙熙攘攘。

  “乡愁图书馆”管理员董丽花发现,每次赶集,戴眼镜的撸撸(化名)都要来图书馆。这个10岁的男孩来自云南昭通,跟随父母,哪里有集市,父母就去哪里卖小百货。自从“乡愁图书馆”建成后,撸撸不用再坐在摊位上风吹日晒,图书馆优雅宁静,让看书或做作业的撸撸一待就是一天。

  董丽花说:“‘乡愁图书馆’就是‘儿童托管所’和社区的公共客厅。”

  每个周末,青龙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都要来图书馆开展“七彩课堂”活动,内容有作业辅导、兴趣班、知识竞赛、读书会等。这些活动,无论是生活在社区的孩子,还是跟随父母来集市上做买卖的农村孩子,都可以免费参加。

  青龙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王思斯介绍,青龙街道的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人口占青龙街道总人口的11.8%。两个民族都拥有历史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乡愁书院”和“乡愁图书馆”设有专门的书柜陈列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出版物,让当地群众了解自己的文化。

  在王思斯看来,传承民族文化和建设书香社会都离不开政府扶持。群众在哪里,文化的基础服务设施就要建在哪里,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对传承本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补齐乡村阅读短板,才能更好构建一个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书香社会。”王思斯说。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