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万家文化企业落户国家文创实验区

来源: 企业家日报 时间: 2019-10-30 作者: 杨艳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杜燕)作为文化产业政策的试验田,中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简称“国家文创实验区”)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截至2019年5月底,文化企业注册数达到3.48万家,较成立之初新增文化企业约2万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已达76家。这是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娟今天透露的。

  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收入占全市10%

  王娟介绍,国家文创实验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影视及文化产品保税、“蜂鸟企业”外籍人才引进等政策在实验区率先落地,吸引索尼音乐中国总部、爱贝克斯(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落户;出台促进实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50条”,涵盖品牌提升、信用体系、上市融资、四板奖励、人才服务、知识产权等15个领域50条具体政策条款,形成了较完善的政策促进体系;出台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并抓好政策落实。连续三年扶持带动了440余个优质文化项目。

  完善的政策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选择落户试验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底,实验区内文化企业注册数达到3.48万家,较成立之初新增文化企业约2万家,上市企业(含新三板)已达76家,引进一批重点文化企业落户。2019年1至5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749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收入438.4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收入的52.8%,占全市文化产业总收入10%。

  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国家文创实验区一直探索多渠道为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初步探索形成了搭建信用筑基、政策架桥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

  王娟表示,经过多年探索,实验区逐步建设形成了“依托两大载体(实验区企业信用促进会和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两个支撑(政策支撑和服务支撑),形成“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信用融资服务闭环和“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权融资服务闭环,这种文化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了企业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类需求,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形成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朝阳模式”。

  2016年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与3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达成合作,推出文化企业专属产品30余种,三年来,825家文化企业成功通过信用融资100.29亿元,节约融资成本32.76%;2018年启用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首批入驻金融服务机构20家,搭建一站式、多层次文化金融服务体系;2018年,朝阳区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拓展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今年6月,北京文创四板培育基地落户实验区,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拓宽中小微企业股权和债权融资渠道。

  同时,实验区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实施“蜂鸟计划”,累计认定523家“蜂鸟企业”,引导金融机构设计“蜂鸟贷”“三全三优”等系列金融产品,提供快捷金融服务,建立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战略储备库”。

  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领域“朋友圈”

  王娟指出,除了完善的政策和金融体系,国家文创实验区还从文创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搭建“精准服务促发展”的公共平台。同时,积极挖掘并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为文化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和互学互鉴的平台。

  她强调,2019年牵头发起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联盟,促进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区在项目资源、文创技术、产业研究、智库服务、政策解析、成果推介等方面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来自英国、德国、荷兰、韩国以及中国等国内外20个知名文化产业园区成为联盟成员,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举办2019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论坛,搭建互学互鉴平台;组织联盟成员考察位于朝阳区的北京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与荷兰大使馆签订在东亿美术馆联展的长期合作协议,联合白俄罗斯、爱沙尼亚、东帝汶等国家驻华使馆和欧盟影展等国际组织,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友来友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完)


责任编辑:企业家日报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