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
在《西游记》初版世德堂本的每卷首第二行,均题有“华阳洞天主人”校,这似乎暗示着初版作者并非吴承恩,而是“华阳洞天主人”。而吴承恩作为《西游记》作者的说法,是在近代鲁迅、胡适等人提倡之后才逐渐风靡起来的。
“华阳”二字与四川有着紧密的联系。《山海经》及其他古籍中,“华阳”常与四川关联。《舆地广记》记载:“昔人论蜀之繁富曰:地称天府,原号华阳。”此外,《华阳国志》更是专门记述巴蜀地理历史的著作,堪称有力佐证。《西游记》的作者或许并非传统认知中的吴承恩,而是明代才子杨慎。
那么,为何认为成都新繁出身的明代才子杨慎(杨升庵)就是“华阳洞天主人”呢?杨慎曾以“洞天真逸”为笔名创作过一部杂剧《洞天玄记》,其内容与《西游记》在道家修行丹道等方面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巧合的是,杨慎还曾使用过“华阳真逸”这一笔名。杨慎生于华阳,笔名中有“华阳”“洞天”,且创作过与《西游记》相似的《洞天玄记》,因此他极有可能就是《西游记》的原作者“华阳洞天主人”。
既然《西游记》的作者极可能是杨慎,那么书中许多故事、人物及山川河流的原型取自杨慎熟悉的四川巴蜀地区,也就顺理成章了。
《西游记》的第一主角唐三藏的原型——玄奘法师,也与四川渊源深厚。玄奘俗名陈祎,13岁随兄长在洛阳出家。公元618年,玄奘与兄长来到成都,在空慧寺学习,21岁时在大慈寺正式受戒,完成了成为正式僧人的仪式。如今,大慈寺所在地已成为成都时尚地标太古里,而大慈寺内仍保留着许多与玄奘相关的遗迹。
四川省社科院李后强教授曾撰文考证,《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流沙河”“狮驼国”等故事的原型地均在四川川西南一线。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西游记》的取景地也多在四川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等地,这足以说明四川与《西游记》所描述的场景高度契合。
在《西游记》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闹天宫故事,也隐含着诸多可能取材于四川的元素,以下列举一二:
1. 孙悟空的花果山原型可能是老君山
《西游记》中对花果山的描述为“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这一描述与老君山的地理情况高度契合。老君山所在的长秋山脉宛如一条深入平原的大地之根,老君山则如擎天之柱矗立于山脉北端,环顾三面,成都平原尽收眼底。更神奇的是,老君山下五条河流在此交汇,堪称世界地理奇观。老君山的地理特征与小说中花果山的描述不谋而合。
2. 美猴王
小说中孙悟空的本体是一只猕猴,而老君山附近正是猕猴的栖息地。《山海经》记载昆仑附近有“禺谷”,“禺”即“猕猴”,禺谷便是猕猴聚集之地,也是日落之所。峨眉山的猕猴给无数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或许也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形象提供了灵感。
3. 女娲石
传说孙悟空是从女娲补天遗留的石头中蹦出的。雅安一带关于女娲补天的记载和纪念众多,荥经县还有“女娲石”展示,这或许为《西游记》中女娲石的设定提供了原型。
4. 弼马温
老君山对岸是双流牧马山,古称刑马山,传说是天帝养马之地。牧马山是一条平坦的长条状山台,是否就是《西游记》中弼马温工作场所的原型呢?
5. 蟠桃盛会
西王母的蟠桃盛会所用蟠桃,其原型可能来自本地。牧马山旁的龙泉山是著名的产桃胜地,弼马温从牧马山到龙泉山只需一顿饭的工夫。此外,张道陵在老君山区域的大邑鹤鸣山创立道教,道教多用桃木辟邪,这是否与当地盛产桃有关?
6. 金箍棒
治水时用于镇水的铜棒或铁棒或许就是《西游记》中金箍棒的灵感来源,都江堰也曾挖掘出被称为“卧铁”的类似物品。
7. 西天
民间传说瓦屋山可能是古昆仑山,而昆仑被称为“天庭”。《西游记》中唐三藏取经的目的地被称为“天竺”,而瓦屋山又被称为“天柱”。杨慎曾游历西南名山大川,并在瓦屋山题写“与造物游”四字,这表明他对这一区域的风物有着深刻的感受,或许也为“西天”的设定提供了灵感。
8. 天宫
老君山又名天社山,斗姆殿门外悬挂着“昆仑别院”的门匾,附近还有“玉皇观”“天宫”等古地名留存,这些是否与《西游记》中的“天宫”有关联?
9. 哪吒
哪吒与二郎神都是大闹天宫中的风云人物。在四川,哪吒的传说与纪念地主要集中在江油与宜宾,这些地方都属于上古四海中的东海区域。哪吒的人物原型传说是商周牧野之战中参与伐纣的牧誓八国中濮国首领,濮即僰。宜宾兴文江安一带仍有许多僰人悬棺遗址,这或许也是《封神榜》中哪吒参与伐纣的渊源。
10. 二郎神
大闹天宫中的灌口二郎神,其原型传说来自都江堰灌口的李冰父子李二郎,李冰还有“纵目”之说,与二郎神的三眼形象相契合。江油也有二郎神的神话流传与纪念。
11. 天蓬元帅
《西游记》中天庭南天门的守门人天蓬元帅猪八戒家喻户晓。老君山又名天彭门、天彭阙,即南天门。这里曾出土许多汉墓,墓中汉砖图描绘了人死后经过天彭门升仙的场景,是比彭州天彭门更早的天彭文化地。老君山附近的长秋山区域有许多火井地热温泉,是否就是小说中天蓬元帅偷看仙女沐浴的灵感来源?
12. 观音菩萨
大闹天宫中观音菩萨的出场令人印象深刻,而观音故里在遂宁大英区域广为流传。
13. 火焰山
四川地区多天然气火井,常年喷燃。老君山附近的邛崃仍有火井镇这一地名。《山海经》中描述“昆仑之丘(天宫),环以炎火之山,投物则燃”,或许指的就是天然气火井遍布的地方。
这些观点或许能为我们重新审视《西游记》及其创作背景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四川与《西游记》的深厚渊源增添更多注脚。
(宋翔,历史博主,翔子史前推理师公众号创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