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湘师路

来源: 企业家日报网 时间: 2024-07-03 作者: 陈晖 钱佳音

【编者按】1928年7月3日,时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的陶行知,受浙江省立第三中山大学(即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邀请,携后担任湘师第一任校长的操震球及著名园林建筑工程师朱葆初到萧山湘湖地区勘察校址,并决定在定山顶建筑乡师校舍。由此,浙江第一所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浙江省湘湖师范在萧山正式落户了。

在即将迎来创校百年之际,推出关于浙江省湘湖师范的一组文章,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湘师艰难的办校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卓越的办学成就和绵长的师生情谊,敬请您的指导支持和热心关注。  


作者:陈晖   钱佳音


题记 


640.jpg

2013年,由萧山区政协文史和教文工作委员会、萧山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发起,拍摄反映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抗战八年间七迁校址、在浙南山区流亡办学弦歌不辍的专题纪录片《烽火湘师路》。此片曾获浙江省电视“牡丹奖”、杭州市广播影视政府奖长纪录片一等奖、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奖项。此文根据纪录片内容整理。 视频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5MjAzOTYxMg==  


金陵(又名萧扬,湘师第六任校长金海观长子,曾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秘书、《世界知识》杂志主编):“湘师的自主精神,是超过一般大学的。” 

杨烈任(湘师46届校友):“湘湖师范传授给我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桑叶松(湘师音乐奠基人桑送青之子、总政歌舞团一级指挥,曾随湘师南迁出生在松阳):“当时很多作品,延安有的湘师就有,这是很了不起的。” 

周焕容(湘师校友):“金海观先生牺牲自己的利益,抗战时期把湘湖师范坚持办下去,不上最后一课!” 

毛微昭(湘师教师毛守诚之子、曾随父亲就读湘师附小,浙江传媒学院离休教师):“当年湘师学生去景宁、松阳,就像当年革命人士向往延安一样……”

 

惊变 告别湘湖 


从浙江萧山石岩山山顶眺望湘湖,远处的压湖山依稀可见。1928年,由陶行知先生指导创办的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就坐落在湘湖的压湖山、定山一带。


当时,中国教育行政管理实行的是大学区制,浙江省由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也就是后来的浙江大学管理全省教育行政,蒋梦麟担任校长,白话诗人刘大白任秘书长。就在前一年的3月,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成功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也就是后来名震全国的晓庄师范。蒋梦麟和陶行知同为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私交甚好,又都是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员,在刘大白的积极倡议,浙江省议员、萧山人沈定一的支持下,决定邀请陶行知指导创办浙江的乡村师范,并最终选址萧山湘湖定山。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简称湘师。


脱胎于晓庄师范的湘师,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又一个实验基地。1928年10月1日,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开学,陶行知的学生操震球、程本海、王琳、李楚材等成为学校的第一批老师,当年招收首届弹性制学生18名。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人才,唤起民众,改造乡村,振兴中华。这一办学宗旨,主张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学校成为乡村教育的实验苗圃和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湘师学生一肩背着二胡、一肩荷把锄头,在“人人要带土气,处处宜有书香”的教育氛围里学习成长。1928年到1937年,九年间,凡在湘师任教和就读过的师生约六百人,当年师生们齐心协力、填土筑堤,开荒建校,立志要开创中国教育的新天地。 

蔡惠泉(萧山区教育学会金海观教育思想研究会原会长、萧山区文联副调研员):“从1928年10月创办学校到1932年2月,不到五年时间,共有五位校长先后主事湘师。第六任校长金海观上任后,连续二十五年主事湘师,是湘师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如果说陶行知先生在湘湖播下了一粒乡村教育的种子,那么,金海观先生则历尽艰辛,精心呵护,最终将湘湖师范这棵乡村师范的小苗培育成为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波波相逐长滔滔,后波起伏前波导。人人相续长劳劳,后人生活前人教。教育引导,生活创造……”1932年2月16日,在这首刘大白作、音乐教育家桑送青作曲的湘师校歌嘹亮的歌声里,出生于浙江诸暨金家站的农家子弟、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金海观,接过了执掌湘师的重担。这副重担,一挑就是二十五年! 

金校长执掌湘师的头五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五年,动荡的时局赋予了教育新的使命。在陶行知思想指引下,金海观校长组织湘师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建立了湘湖初等教育实验区,还专门邀请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家来校演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三个月后,上海沦陷,杭州告急。与杭州城一江之隔的萧山危在旦夕,湘师迁校迫在眉睫。 

金陵:“整个应变工作我想起来是比较匆忙的,湘湖师范决定要搬迁,突如其来要搬迁的话,父亲就去找房子了。湘湖师范当时有个老师叫吴云程,吴云程是义乌人,通过他的关系,决定先迁到义乌。”  

 1.jpg

纪录片《烽火湘师路》导演、湘师88届校友陈晖采访金海观长子金陵先生 

2.jpg 

金陵先生和其弟金湘先生在北京寓所接受采访 

1937年11月21日,学校开始搬迁。上午迅速组织即将徒步前往义乌江湾的学生进行编队,并明确途中纪律。午餐后,师生集合出发。暂时留守的师生,立刻雇用船只,搬运校具,装船起运。金海观校长的夫人陈秀如也带着孩子们随南迁队伍一起转移。 

金陵:“金校长离开时留了三十块钱给金师母,让她根据学校的部署自行解决,这让金师母怎么自行解决啊?这是姚吉昌的回忆。这个时候我父亲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离开时父亲没有在场。” 

此时的金海观校长,从建德开完了紧急会议,匆忙赶回湘湖。他看到的是湘云寺人去楼空的一幕。东山草舍——他自己的家中,也只剩下几张竹板和一些瓶瓶罐罐。故土难离。在湘师老校友蒋明炬撰写的《金海观传》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25日,金海观校长决定召开了一次告别叙会,邀请湘湖沿岸的各村有关人士,对他们说:“我们的学校叫湘湖师范,湘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家。我们一定要回来的,一定要回来的!” 

3.jpg

湘师37届校友蒋明炬著《金海观传》 


南迁 光辉岁月 


1937年11月30日,日本侵略军出动飞机二十八架,轮番轰炸萧山县城,居民死亡近两千人。12月1日,金海观组织已抵达义乌的师生140余人,在江湾吴氏宗祠正式复课。 

在义乌江湾,湘师学生坚持每天学习,并在学校附近的乡村办起民校,开设医疗点,为村民做了大量服务性工作。在《金海观全集》中,这样记载:12月6日,在江湾接洽筹办民校;13日,殿口商小学在商氏宗祠开学,附设的民校妇女班借曲江小学教室上课;14日,以抗日救国会名义出版油印发行《当日新闻》(到松阳古市后改为《市日新闻》。在义乌江湾复课不到一个月,湘师学生的各种举动,赢得了当地村民的极大信任和支持。然而,形势逼人,一场更为艰苦的南迁即将来临。 

4.jpg

湘师55届校友毛时起等编著、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金海观全集》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24日,杭州沦陷,浙江省政府机关迁入金华。才落脚义乌不到一个月的湘师顿感危机,决意继续南迁,往更加偏僻的丽水一带转移,但杭州许多大中院校也奉命迁入丽水碧湖,当时的碧湖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所学校。此时,矛盾中的金海观接到了湘师35届校友叶芳的来信,欢迎母校迁去松阳古市。于是,12月29日,湘湖师范全校师生再次踏上了南迁的征程。 

古市,相传东汉汉献帝曾设松阳郡于此,历史悠久,故称古市。叶芳校友为湘师选定的校址,是在古市西南方的广因寺,还有卯山的俭公祠。金海观在请示省教育厅得到首肯之后,率湘师一众学生赶赴松阳。一路上,金海观下定了决心:学校绝不因为国难而解散,决不上最后一课,自己也决不离开学校! 

初到古市,办学困难重重,这个时候,学生们从家中带来的锄头发挥了作用。 

杨烈任(湘师46届校友):“中午的时候一般吃自己种的菜,我们自己种,每一个人一个学期要交十五斤蔬菜,交上来的菜交到厨房里,学校就供应我们一点肥料。”他除了对当时扛着锄头上学,边读书边种菜的经历印象深刻外,对当时湘师战时的课程设置也还记忆犹新。老人回忆,当时学校的课程设置有点特别,每周有三个下午,分别设置了“爬山课”“农艺课”“通史课”。看似不务正业的课程设置,却让当年的湘师学生真正体会了战时教育的特殊作用,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古市四年,是湘师空前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从迁入时约125人,因增开春季简师班、短期师资训练班,收容杭师艺术、体育班学生及不能前往外地就读的学生,再并入处州师范女同学、温州师范部分学生,发展到767人,最多时达到800余人,班级也扩展到19个,破了湘师在校学生人数的历史最高纪录。国难当头,学生民众读书救亡的热情反而高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破旧的广因古刹,已经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学子。广因寺作为本部,几里地开外的叶川头、梧桐口、卯山观、城隍庙等地设立分部或者教学点,每逢夜晚,都会有人点起火篾,前来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民族意识和民众的抗日情绪,学校结合当地环境和学生兴趣,开展了多项特种训练。其中,学生通过参加“喈喈歌咏团”(到达古市后,湘师音乐团更名而来,“喈喈”,寓意天将黎明,鸟鸣声声,唤醒黎民。赵复旦老师还创作团歌“……睡狮醒,长夜晓,莫久使天地寂寥,君倡予,我和汝,一声声激江涛”)、“醒民剧团”(由“湘湖剧社”更名而来)、“战时绘画团(松阳文化印刷社印刷出版了第一册名曰《干城》的木刻集,金海观校长以“晓晚”之笔名为之作序)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每天清晨,全校学生都会在广因寺前大樟树下,引吭高歌,然后跟着“喈喈歌咏团”把歌声送往四方。 

5.jpg

1937年10月,湘湖师范从杭州萧山迁至松阳县古市镇坚持办学,并成立湘湖醒民剧团,深入城乡,流动表演,宣传抗战。 

6.jpg

当年湘师“喈喈歌咏团”早晨练歌的地方

 叶肇衍(湘师42届校友):“湘师老师不但是教书,还办各种兴趣小组,唱歌的、搞图画、搞农业的、搞工艺的,各种门类都有,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非常成功。” 

桑叶松:“湘师的音乐氛围以及它所从事的音乐活动是相当了不起的,比如合唱而言,当时唱《海韵》,还有一些小的歌剧。《海韵》就是今天对于一般的合唱团来说,都是难于驾驭的,当年湘师学生就能唱这个!” 

7.jpg

桑送青(二排右二)及儿子桑叶菁(湘师音乐教师,后排左一)、桑叶松(后排右一) 

师从陶行知的金海观,始终没有背弃自己致力于以教育建设乡村的理想。在古市的四年,他带领着湘湖师范的师生,进行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追求乡村生活的民主化、科学化,追求乡村人民摆脱贫困,提高福祉,追求由乡村自救到民族复兴。 

刘修瑶(湘师46届校友):“要是没有湘湖师范办班在古市,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们家里很穷,读不起书。后来湘湖师范来了以后,不用缴费(就能读书)。没有湘湖师范就没有我的今天。” 

吴金(湘师45届校友):“抗日宣传,组成宣传队,演戏、办民校,支持农民读书,宣传队到各村宣传……” 

大办民校,成为湘师烽火路上的另一道风景。学校所在之处,方圆十五里以内的所有村落都办起了民校。松阳四年,累计共办民校97所147个班计学员4480人。湘师学生每天傍晚分头到指定村庄,利用村民夜间团聚的闲暇时间,借用村中祠堂或民众院落为当地民众上课。一时间,湘师学生奔波在山间小道,星星点点,如燎原之火。“入村办夜学,归校踏晨光。人人带土气,处处散书香”说的就是当时湘师办民校的场景。 

8.jpg

1945年12月 湘湖师范简师第十七届毕业留念 

 9.jpg

老校友畅谈当年战时在松阳古市的生活和学习  

民校教法注重趣味,采用民众口语,不仅传播文化知识,而且激发抗战热情。学校还组织附小学生做“小先生”,分头寻找学校附近家庭经济困难的失学儿童,上门教他们识字、画画、算术。 

松阳古市的叶川头村的叶氏祠堂是当地的文物保护点。管理员叶杆法老人介绍,当年的湘湖师范学生曾经在这里办过民校。当年以第一名身份被湘师录取的当地学生洪聪英和她的同学就担任过这所民校的指导老师。 

叶露(洪聪英孙女、古市叶川头村村民):“当年听我奶奶讲,她们当时在卯山分部上学,每天傍晚就会到这里,给村民补习文化知识,宣传抗日,还有一些小手帕、肥皂等奖励学得好的妇女,鼓励她们。我奶奶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 

当年农民朋友在油灯下学写字、听故事的场景已经远去,唯有祠堂里虬劲的松柏、斑驳的墙壁,还有地上光滑的石块,仍诉说着当年湘师学生大办民校、开启民智的动人故事。 

1938年8月23日,上海《每日译报》以《战时浙江文化界》为题刊载特稿,对战时湘师作了如下评论:“现在浙江的教育,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无论大小中学一律由城市而深入到乡村,除了必要的课程之外,都兼办着民众组织和训练的工作,其中最埋头苦干而卓有成效的要算浙江的晓庄——湘湖师范……”“近来浙东各校效法它的已经很多。我希望它能把这种精神散播到全浙江甚至全中囯去。” 

1938年10月1日,湘师建校十周年。金海观校长满怀信心,写了《为十周年告校友书》,“我校十年的教育生活,是用着朴素的作风,来求逐渐的改进”“今后要力求沟通民众情愫,体恤民众愚昧,解决民众痛苦,要视民众如赤子,如朋友,如兄弟”“以如汤如沸的热忱,去从事各种社教和儿童事业”。这是一篇献身祖国、为乡村教育奋斗终身的宣言,对湘师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浙南山区的民众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

毛微昭(原湘师教师毛守诚之子、曾就读湘师附小,浙江传媒学院离休教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时估计日寇还要向南进攻,父亲就把我妈妈、我和两个妹妹先送回浙西余杭山区的老家,避免给学校增加拖累。把我们送回来以后,父亲马上赶回学校,刚回到学校,碰到了敌机轰炸广因寺。”

10.jpg

浙江传媒学院离休教师毛微昭教授 

 11.jpg

毛微昭教授所著《湘师和我们一家》  

1942年5月22日上午9时,湘师在松阳古市的本部遭日机轰炸,校舍被毁,死学生7人、工友1人,伤30余人。这是湘师人最悲痛的一天,血泪与仇恨交织在师生们的心中。 

郑樟清(松阳县新兴镇潘连村村委会主任):“我们松阳有句顺口溜:‘四月八,焖乌饭,湘湖师范挨炸弹’。刚好是吃乌米饭那一天,日寇把炸弹扔下来。” 

郑声克(松阳县潘连村村民):“躲炸弹啊,炸弹炸下去了,好几位学生被炸死。有老人讲,肚肠飞到树上挂起来的都有,尸体后来集中安葬。” 

今天的广因寺已经不见庙宇,不见松林,只有广阔的一片茶园。在茶树丛中穿行,还可以寻觅到用卵石砌成的地基,由此可以推想当年湘师校园的布局。 

郑贤法(松阳县政协办公室):“墙基就是湘湖师范原来的学校校舍,也是广因寺庙砌墙的墙脚。现在整一片都种茶叶了。”

 12.jpg

当地干部村民讲述当年广因寺遭日军轰炸的情形 

 13.jpg

现存松阳古市广因寺旧址“湘湖师范遗址”碑 

被日寇轰炸后的广因寺遍体鳞伤。5月28日,校务会决定学校继续南迁。在新校址尚未选定之前,暂分六组疏散到白岩、山莆、大岭根、下源口、上源口和谢村休整。金海观校长和毛守诚老师一起出发寻找新的校址。 

毛微昭:“父亲跟金校长打前站,当年听父亲说,他们翻山越岭,赶到龙泉,龙泉已无插足之地了(因为浙江省军政机关都集中在这里,临时暂住的地方也是金校长的同学、省立图书馆馆长、浙大龙泉校区第一主任陈叔谅帮助下解决的),于是他们转向西南,一直走到庆元县的竹口,黄坛一带,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庆元竹口、黄坛一带村舍寥落,实在不是一所省立师范学校理想的校址,但已别无选择。6月25日,大部队从白岩出发,经过半个多月的跋山涉水,于7月上旬陆续到达庆元竹口小学,同学们平整操场、打扫教室,开始复课。然而,刚刚安顿下来不久,村子里便传出有村民染上鼠疫的消息。学校只能放弃竹口小学,继续前往新窑一带落脚,迅速恢复教学,并在与庆元毗邻的福建松溪留洋村旁的山坳里选择了幽静秀丽的中峰寺作为分部。 

当时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办学经费拮据,粮食匮乏严重。

  14-3.jpg

福建松溪中峰寺

 15.jpg

福建松溪中峰寺内碑文

徐亿中(湘师44届校友):“当年我们每个同学都下去背二十斤米,背到中峰寺,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同学们热情很高。” 

楼建华(湘师44届校友、曾任萧山区教育学会金海观教育思想研究会顾问):“学校实施生产自救,多种点菜,多种点地,我们帮村民到山上去弄点茶籽,他们送我们一点油。”徐亿中和楼建华是同班同学,当时都被安排在中峰寺读书。他们回忆,当时最困难的时候每天只吃两顿,一顿只喝一碗马铃薯汤,营养奇缺,许多同学得了夜盲症。可在这样的条件下,同学们还坚持学习,演出抗日剧,办成人、妇女儿童班,还帮周边乡村的穷苦孩子做事。 

在中峰寺山脚下的黄坛,师生们挤在院落里生活、学习。而此时,竹口、新窑、黄坛等多地开始蔓延鼠疫,部分学生开始发烧,出现头昏头痛,呼吸急促等症状。 

      吴根松(湘师47届校友):“我们三个同学,病很重,身体很虚弱,都住院了。在晒太阳的时候,金校长看到了,他说我们三个人身体很糟糕,是因为新窑附近的小梅发现鼠疫了。因为离家很近,最好马上离开学校,路费学校给我们。学校马上发电报,叫我们家人路上迎接我们。我们就这样回家了。家长都很感激,不光家长感激,我们村子里的群众都说湘湖师范好。这种事情我们这些亲身经历的人,感受最深了……” 

鼠疫蔓延,逼着金校长再度作出迁校决定。依然是金校长先行探路,这一次同行的是分部主任施谦。他们自西向东,沿着洞宫山脉的峰峰岭岭,日行夜宿,寻寻觅觅,走了六天,二百四十里山路,最后选定了浙江景宁县沙湾镇的道化村。当年金海观校长对这次艰苦的迁校,还专门概括成两句诗:客岁曾登念条岭,今日又过万重山。此次迁校,躲避鼠疫是说得着的理由。还有一个原因是,选址福建中峰寺已是跨省办学,省教育厅为此也有批评之声。迁校道化,金校长希望可以真正实现“休养生息,蓄德力行”的目的。 

1941年后,政府的空虚和腐败渐渐暴露,金校长已觉察到形势的衰落。他在《本校两年来设施方针》一文中理出了八条方针:加强精诚团结,注意休养生息,力求充实内部,培养专业精神,严守法令章则,慎管学校财务,注重科学教育,保持优良校风。事实证明,这是务实有效的办校方针。在这样的办校方针指导下,这所在战乱中沉浮的学校,在经历古市的轰轰烈烈、庆元的颠沛流离之后,迫切需要选择一个宁静的山村休养生息,让学生们长身体,长知识。然而,初来乍到的湘师老师和学生,面临比古市更为严峻的生存环境。 

李汉松(湘师46届校友、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砻糙子一砻,风筛筛一筛,筛完后就吃,谷皮咽不下去,都吐出来。我们那个粪便,连村民都不要,因为没有营养、没有肥力,根本就没有油水……” 

16.jpg

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湘师46届校友李汉松接受采访 

杨烈任(湘师46届校友):“吃的都是糙米,不是碾过的。最好的时候就是买点豆腐渣,放点盐炒一炒,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早餐了。说起吃豆腐渣的往事,当年在道化生活过的湘师学生都会特别感激一个人,她就是金海观校长的夫人陈秀如。” 

17.jpg

金海观校长全家(后排居中为侄女) 

 吴根松:“有一次有人送给金校长几斤黄豆,他让金师母做成豆腐。金校长通知我去拿,金师母把一团团豆腐渣也分好,我去把它领来,一份豆腐,一份豆腐渣,拿回班级里。这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忘不了!”道化人碾米,都靠道化溪里的一具水碓。水碓,就是用水的冲力作动力,转动水轮,由水轮带动石杵来碾米。这古老的智慧和潺潺的溪水滋养了纯朴的乡民,也滋养了这些来自远方的学子。 

韦先侃(景宁县沙湾镇道化村村民):“当时湘师有三百多人吃饭…稻谷脱皮靠这个水碓,湘湖师范当年靠这个解决了吃饭问题。” 

柳师荣(湘师48届校友、总参干休所离休干部):“教室都是用竹片隔起来的,比较简陋,上面有挡雨的,基本上不分房间,用竹片隔开,冬天很冷的,也根本没有什么取暖设施。”“大房子”是湘师人给取的名字,是当地村民韦先侃祖上的老屋,位于全村的高点。“大房子”走马楼气势非凡,周环天井四面贯通,两侧是雕花栏杆围成的阳台走廊,前后是镶嵌着大花窗的板壁。  

18.jpg

摄制组采访总参干休所离休干部、湘师48届校友柳师荣 

古宅深深,收纳了太多尘封的往事。当年,这楼上睡着两百多个年轻的湘师学生,楼下住着教导主任江景双老师一家和周汉老师一家。周汉老师1940年由著名教育家俞子夷介绍进入湘师任教,一直致力于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的研究,定稿于松阳广因寺的《问题儿童研究》一书,被选为全国小学教师十种必读书之一。就是在这间简陋的屋子里,他还起草了《中心国民学校辅导研究社教工作的实际》等多本著作,在当年的教育界颇具影响力。可以说,湘师的教育理念和师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另一种方式扎下了根。

19.jpg

周汉所著《问题儿童研究》 

周玲玲(湘师周汉女儿、校友):“那时候每到晚上,父亲就在家里唯一的一张桌子上写东西,应该就是备课吧。当时湘师学生还经常在下面的礼堂里演戏,打日本鬼子的戏,我就会经常去看。” 

周玲玲当年看戏的地方,就在“大房子”里。那时候每逢周六,临天井的半个大厅搭起戏台,两盏汽灯把古院落照得通明。 

韦先侃:“每个星期六,在这里演戏,人民保护游击队,伪军打游击队,日本人打游击队……” 

当年,由学生自编自导的农村剧、抗战剧频频上演。偏僻的小山村里,村民和师生共享教育文化带来的民主、科学气氛。在这所古老的韦家大房子里,还保存着当年留下的唯一一张湘师学生使用过的课桌。“以道化民、古市不古、新庄日新”,这是金海观校长的期许,也是这一时期民校教育的生动写照。当时在道化办学,最有创意的发明当属“教育担”。景宁有些地方山高岭险,村民散居山岙之间,要设校开班教学太难了。金海观校长在一次社会教育分组活动上,启发大家根据平民教育家邰爽秋的“教育车”设计“教育担”送教上门。江景双老师精心设计了木制两柜,合成一担。每柜高约半米,分四格四屉,柜顶画上棋盘,柜后画上地图,四屉中装有教具、书报、收音机、望远镜、医药用品、笔墨砚台等,担头上还标挂一把胡琴。教育担熔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炉,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和休闲教育同时并进,颇受群众的欢迎。 

楼建华:“江景双先生对教育担很重视,有时候同学挑,有时候学校工友挑,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受到了教育。”1947年9月,联合国远东区基本教育研究会议在南京召开,湘师编印的《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实施基本教育工作报告》一书和“教育担”一副,在会上展出,受到了国际国内教育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好评。 

20.jpg

当年湘师学生在道化学习时的课桌(左四为湘师第十三任校长阙沛霖)

 21.jpg

左:《烽火湘师路》导演、湘师88届校友陈晖

右:主题歌《你是一面旗》词曲作者、湘师88届校友王强 

1945年5月,德军投降。抗战胜利,指日可待。7月12日,学校再度决定迁回松阳古市。溪水潺潺,日夜奔流不息。竹影婆娑,年年拔节而生。湘师人在道化,留下的是文化的火种、有用的人才,带走的是绵长的情谊、永远的思念。 

回到古市后的短短四个月里,学校支持校友叶芳创办了松阳第一所私立中学——俭公中学,也就是今天的松阳二中。在松阳二中的一本校庆纪念册上,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俭公中学还得到了因抗战内迁古市的湘湖师范师生的大力支持,湘湖师范校长金海观先生在俭公中学创办过程及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曾多方关心,热心指导并派人扶助。1944年7月7日开学的俭公中学,首任校长就是由湘师推广教育部主任孔祥明担任。

 22.jpg

俭公中学旧址(曾设湘湖师范三分院旧址)

 23.jpg

在松阳二中采访 

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1946年1月,湘师回迁萧山,因压湖山定山校址已毁于日军之手,暂时借用祇园寺,继续办学。 


北归 祇园钟声


 祇园古刹,建于东晋,深邃幽静,气度不凡。从湘湖湘云寺,到松阳广因寺,再到福建中峰寺,最后回到萧山祇园寺。

 24.jpg

东晋隐士许询舍宅建祇园寺(公元331年,公元1890年完成重建)

 25.jpg

1946年1月湘师迁回萧山祇园寺办学 

八年抗战,七迁校址,湘师师生犹如一群云游的苦僧,辗转于山林寺院间。越是生死存亡之际,越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在南迁八年的流亡办学中,没有一颗心怀众生的佛心,没有一种耐苦修行的信念,没有一身竹芒草鞋的傲骨,无法点燃风雨飘摇中的薪火。八年烽火路,在播撒光明的同时,也铸造了精神。1941年10月,在建校十三周年时,金海观校长用“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十二个字阐明了学校立身之本的湘湖精神。这精神正是在烽火之路上孕育而成。金海观校长希望湘师“卓异之校风,将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而终古不朽”。 

楼建华:“我的为人处世,我强壮的身体,还有我学到的文化知识,都离不开湘湖师范和金海观先生的教育和培养。” 

2013年10月,金桂飘香的时节,五十多名湘湖师范的老校友从衢州、金华、松阳、景宁等地赶来萧山,参加金海观教育思想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这是老校友们心中一个重要的日子。会上,老校友们畅谈对恩师金海观的崇敬之情和对湘师生活的怀念。在由湘师旧址改建的湘师实验小学大门口,老校友们唱起《湘师校歌》,表达了对母校的真挚情感。

 26.jpg

“金研会”13届年会期间,湘师老校友和社会人士络绎不绝地在重新安置的金海观铜像前留影

图为左起:王锡才、寿佩兰、王张敏、卜曹元、沈云来、郑易


27.jpg

湘师校友在湘师实验小学大门口高唱《湘师校歌》

    陈沛洁(湘师49届校友):“金校长讲,你们将来也要去当老师的,做老师的话一定要做到两个事。一个是你要学生做的事情,你要带头做;一个是不准学生做的事,你自己首先不能做。这句话,我一辈子都记牢了。” 

吴根松:“金海观校长就是这样平易近人,他接近群众,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这一点我会永远记得。” 

韩成兴(湘师86届校友、金海观教育思想研究会第七届会长):“我们回顾母校那段艰难光辉的岁月,研究陶行知先生和金海观先生的教育思想,目的就是为了传承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的湘湖精神,这是湘湖师范的灵魂所在。” 

2013年中秋,金海观先生的儿子、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金湘教授,专程来到诸暨,拜谒父亲金海观和母亲陈秀如的墓地,后转道萧山,来到湘师实验小学海观楼,指挥孩子们唱起了当年父亲教过他的那首校歌: 

波波相逐长滔滔,后波起伏前波导, 

人人相续长劳劳,后人生活前人教。 

教育引导,生活创造, 

努力引导,后波更比前波高; 

努力创造,后人更比前人好。 

不求相肖要相超,请看湘湖水浙江潮! 

28.jpg

金海观次子金湘先生指挥湘师实验小学孩子们唱《湘师校歌》 

29.jpg

湘师88届校友王强所作电视纪录片《烽火湘师路》主题歌


责任编辑:戴琳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