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艳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凭借这种豪情,20年前,杨承志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然而路在何方,他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总结,不停地探索。
赤峰市元宝山区挚诚学校校长杨承志
从学校出来,他想换个环境,换个行业,他曾发誓以后不再碰教育行业,很快他便适应了环境,收入也比当教师丰厚,但他总是高兴不起来,心里总有一种失落,脑海总有学生、讲台的影子,很快他就明白了,他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这种心结一直困扰着他,他也在思索,在考虑怎么办?
他想从事教育,因为他知道他的根在那里,他想自己创办一所学校,根据目前的教育现状,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办一个有特色的学校。几间教室,几个人,开始自己的办学之路。资金、生源、师资等等几乎压垮了他,为了资金他曾出去揽过工程,为了生源夜不能寐,为了师资力量他都数不清跑了多少趟主管部门,层层的困难使他面容憔悴,头发白了许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支撑着学校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发展逐步走上正轨,赤峰挚诚学校的硬件建设从无到有,教学成绩由弱变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学校曾是国家级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示范校。
曾有人问过他,不就是为了赚点钱嘛,不至于这么拼吧,他曾摇摇头,“为了钱,我不会办教育,做点什么都比办教育赚钱快!”
他狠抓教学改革,赤峰挚诚学校实行分层教学,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策略,让学生快乐成长,助力学生成功,历届学生都能实现低进高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他时刻在想教育怎样适应去社会发展,普通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可有些孩子考不进大学呢,要是开办职业教育呢,让这些孩子学一些技能,在社会能立足,既为国家生产服务一线培养了人才,又解决了就业问题,于是他又开办了职业教育。
存在就要有价值,办学就要办出特色,这是他时刻思索的问题,我要让每一个踏入挚诚学校的孩子都在这里学有所成,赤峰挚诚学校也一定成为一个书香校园,教育要从根做起,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发展的。学校以文化人,就是让师生走向经典,用经典的“言教”丰富心灵,提升精神。营造读书氛围。
“不读书的教师,是没有希望的教师;不读书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不读书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学校建成图书馆鼓励学生借书、买书、藏书、读书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真正达到启迪智慧,铸魂育人。
怎么办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让赤峰挚诚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是他时刻思索的问题,做好民办教育守路人是他心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