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建成“如康家园”11处,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道)全覆盖

来源: 泰安日报 时间: 2023-05-18 作者: 企业家日报

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5月21日是第33个全国助残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助残日到来前,记者来到岱岳区夏张镇于家官庄村,感受“如康家园”给残疾村民带来的生活新变化。

5月16日,记者驱车行驶至于家官庄村,新农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村口,两条鲜花盛开的绿化带簇拥着来客。村里,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红砖彩绘的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一个个小花园相映成趣,为村民打造出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村子的西北角,一片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的“如康家园”自成一景:巧娘手工坊、日间照料中心、心理咨询室……在回字形的大院里,6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艺品加工间,2间儿童服装加工间及功能室一应俱全。57岁的玄昌银偏瘫四五年了,在这里他又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以前自己在家里挺闷的,现在每天到这里上班,老伙计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每月还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子女在外面打工也放心。”玄昌银高兴地说,由于脑梗导致右侧身体无力,走路也一瘸一拐,但工作间离家近,工作难度低,在村委会的邀请下,他体验之后欣然上岗。

记者看到,残疾村民的主要工作是把散装的饰品分包成一个个独立小包装。每天一上班,工人们可以领到一张纸壳,上面有一排排洞眼,大家只要把饰品逐一放到对应的洞眼,再用机器固定完成包装即可,因此残疾人只要有一只手灵活的,就能胜任这项工作。

更让玄昌银高兴的,还有夏张镇卫生院于家官庄院区的设立,四名康复治疗师免费向残疾村民提供肢体康复训练服务,燃起大家对康复的希望。

“由于先天以及后天疾病等多种原因,村里身体残疾的村民不少,为了解决这部分残疾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在村诊所改扩建之际,积极向乡镇申请,增加诊所面积,开办镇卫生院分院区,增设康复器械,实实在在为残疾村民谋福利。”于家官庄村支部委员于海龙说。

夏张镇卫生院院长毕峰告诉记者,于家庄院区开在村民家门口,院区配备了各种残疾人肢体康复辅助器具,4名常驻医务人员还会走访入户,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残疾村民行动不便康复难的问题。今年,68岁的村民徐女士脑梗后,康复意愿强烈,出院回家后坚持每日康复,两个月后老人基本恢复自理。看到康复的积极作用,现在不仅是于家官庄村,孙家况洞村、李家况洞村等周围7个村的村民也竞相来康复。

为了改善残疾群体的生活,于家官庄村还建设了幸福食堂。幸福食堂坐落于“如康家园”大院和康复院区中间位置,间距百余米,一户紧邻马路的民房,就是残疾村民的“第二个家”。每周食堂开放一天,残疾人和65岁以上老人都可以免费前来就餐。“开放日的时候,村民忙完工作就来吃饭,非常热闹。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提速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村里有钱了,幸福食堂就有望天天开门了。”于海龙期许地说,2022年,于家官庄村党支部领办的祥瑞达果品专业合作社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合作,建立了草莓种苗育繁推基地,一座座高标准大棚不仅开始带动村集体增收,也为残疾群体解决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村民们土生土长在农村,即便是智力残障的群体,也对培土等农活信手拈来,四季有活的大棚也成为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好去处。”夏张镇民政办主任张玉峰说,于家官庄村坚持“既要有康复、日间照料、文化体育等设施设备,更要有生产加工车间和活动场地”的基本标准,整合政策、机构、资金多方资源,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为抓手,系统解决残障人士康复难、照护难、监护难、增收难等难题,努力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一个如健康人群一样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家园。截至目前,于家官庄村先后安置35名残疾人就业,平均月收入达到600元。村委还积极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2个,残疾人及亲属上岗3人。通过就业帮扶,让残疾人树立了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提高了残疾人的劳动技能能力,也激发了残疾人对劳动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此外,于家官庄村还将为民协商、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社会信用体系与“如康家园”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各类志愿组织已开展助残服务260人次,切实提升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岱岳区残联四级主任科员李娇向记者介绍,为满足本村和周边村残疾人生活、工作、康复和文化需求,于家官庄村“如康家园”坚持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协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照护服务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岱岳区已建成“如康家园”11处,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其中,试点村夏张镇于家官庄村“如康家园”被评为2022年省级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


责任编辑:柴火

猜你喜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