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翁牛特旗:发挥组织优势引领各族群众同谱“发展曲”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23-04-25 作者: 查娜 王雷

组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互相挂职体验、围绕农牧产业互补推动发展、在农家院共同编排文艺节目……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组织联建推动产业联姻、文化联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优势,走出了一条党群连心、守望相助的民族融合发展新路子。

  组织联建,“双向挂职”促合作

  “挂职体验了3天布日敦嘎查支部书记,发现两个嘎查村的产业有很强的匹配度,也进一步理清了合作的思路。”吴家营子村支部书记谷振丰结束了在布日敦嘎查的挂职体验,与布日敦嘎查支部书记敖云代来共同谋划着两个村的未来发展规划。

  近年来,翁牛特旗根据“农牧结合”旗情特点,结合农区村和牧区嘎查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模式等因素,开展嘎查村党组织“互学互助、结对共促”活动,指导确定了113个“帮带合作对子”,结对村党组织书记每季度互相进行交流体验任职,开展民情调研、观摩村级产业发展、组织联合党日活动。通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牵线搭桥,农区和牧区党员群众同过组织生活、同受党性教育、同谋产业发展。

  据了解,翁牛特旗各结对嘎查村深化组织联建,举办开放式党群共建活动254场次,组织3900余名各族农牧民群众一起参加主题党课、过政治生日、志愿服务等各类党建活动,带动达成旅游协作、庭院经济等村级合作协议56个。

  产业联姻,“农牧互补”促发展

  “有了秀芬大姐家稳定实惠的饲草料支持,我准备把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头!”提起自己的结对户,都仍大叔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三十家子村和那林高勒嘎查的农牧循环项目是当地出了名的“石榴籽”产业,根据农区和牧区不同的产业类型,两个嘎查村农牧民家庭组建了85个“互联共融”对子,定向循环利用玉米秸秆、牲畜粪便等生产废弃物,通过农牧循环项目,两个嘎查村每年共节约养殖成本10万元以上。

  在组织联建基础上,各结对嘎查村广泛开展了“结对认亲谋发展”活动,采取“支部搭台、党员先行、群众共进”方式,由嘎查村党组织围绕民族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种植养殖业等产业类型,约定联姻产业框架,组织农牧民党员先行结对,通过定向合作、资金技术入股、劳务用工等方式,开展产业互联共融合作。按照“产业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结合党员示范合作类型,择优遴选结对项目,动员农牧民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进行“结对认亲”,精准对接供和需,抱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依托产业联姻带动,翁牛特旗1.2万余名牧户与农户结成了“发展对子”,开展农牧循环、农牧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定向用工等合作项目550余个,户均增收4200元以上,形成了各民族“手拉手、一起走、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文化联动,“共情共融”促团结

  “蒙古族舞蹈节奏欢快,能深切感受牧民兄弟的热情豪迈!”“‘二人转’唱出了好日子和咱们农民的心声”……一阵阵欢声笑语从赛沁塔拉嘎查的农家院传出,这里正在举行“永远跟党走”文艺汇演,期间还邀请老党员讲述党组织带领各民族群众团结奋斗的故事。这次的汇演由来自汉族、蒙古族、满族等不同民族的农牧民共同演出,编排了歌舞、小品、三句半等节目,演出效果得到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推动各民族群众文化交流,当地组织乌兰牧骑、民族手工艺传承人等专业力量,下沉嘎查村,把各族群众组织在一起,共同编排文艺汇演节目、共同制作手工艺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党的政策理论。各族群众在专业力量指导下共同设计节目、互相交流想法,彼此增进了对伟大祖国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凝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深厚共识。

  此外,翁牛特旗还依托独特的沙漠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举办了“沙漠越野”“沙漠小英雄”“蒙古族刺绣”等系列活动,吸引3.5万余名各民族群众参与,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建美好大家园”的浓厚氛围。(查娜 王雷)


责任编辑:何永明

猜你喜欢

top